“我们佤语管这个叫‘戈洛姆’,是祖辈用来捕鸟的夹子。”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贺岭村的村史室里,村党总支书记卫忠华指着一件陈列的老物件介绍道,“这都是村民们凑起来的,每件背后都有文化。”置身贺岭村的村史室,观众仿佛在穿越一段千年历史,见证这个新中国成立前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佤族村寨的变迁。佤族人习惯称盖房子为“种房子”,卫忠华说,“这个村史室今年5月动工建成,是沧源阿佤山‘种’的第一个村史室!”
沧源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佤族人口占近八成,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区。这里群山耸峙,被称作“最后的秘境”,因为一曲《阿佤人民唱新歌》闻名遐迩。县委书记杨志厅介绍,沧源还有1/10的贫困人口,这里社会发育程度较低,脱贫工作要“富脑袋”才能“富口袋”。借村级活动场所今年要实现全覆盖的东风,展现村寨历史变迁的村史室在阿佤山到处“种”了起来。
走进村史室,一幅幅老照片记录着贺岭村的沧桑巨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还有许多茅草房、杈杈房,即使3年前村内也都还是晴通雨阻的土路,如今已变成砖瓦新房、柏油马路。村史室记录变化,也记录传统。佤族被称作“火塘永不熄灭”的民族,火塘原本建在老式房子中间,如今大都“移步”到主屋边的厨房了。村史室里复原了一个火塘,让外地人能领略原汁原味的佤族文化。修建过程中,为了让村史室保留杆栏式建筑的风貌,村民们一家一户凑来草片,为村史室盖起了草屋顶。
村史室既是展览室,也是村民活动室。在村史室里一幅幅村文艺队表演的照片下面,卫忠华说,村里会组织老人在这里讲传统习俗、让妇女学做家务,年轻人晚上也会聚在这弹弹吉他、唱歌跳舞。佤族姑娘李秋英说:“现在村里到处都干干净净的,贺岭村也有条件发展全域旅游了!”
县政府办驻村工作队员肖国祥介绍说,现在贺岭村的社会风气可好了,房屋没有围墙,房门从不用锁,刚收的玉米就晾晒在屋外面,不用担心小偷。村里还自发组织了巡逻队,15名队员义务巡逻边境线,9年来从未中断。58岁的村民卫也啊说:“我们佤族本来就讲诚信、爱助人,年轻人也继承了好传统。”
走出村史室,“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红色标语熠熠生辉。临沧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袁自科介绍,目前临沧市各地都在“种”村史室,其中有示范点345个,已建成150个。“我经常行走边疆村寨听民声,各族群众对现在的生活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袁自科说。
《 人民日报 》( 2017年11月27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