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江西 » 正文

全球报道:多措并举 让非遗传承人少些遗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06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陈云飞展示其作品。记者童梦宁摄3年前,新建区流湖镇的35岁农民陈云飞是一名装修工人。3年后,他潜心研习、创新棕编技艺,先后获评南昌市唯一的流湖棕编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传承人、第二届民间工艺大师,

陈云飞展示其作品。记者童梦宁摄

3年前,新建区流湖镇的35岁农民陈云飞是一名装修工人。3年后,他潜心研习、创新棕编技艺,先后获评南昌市唯一的流湖棕编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传承人、第二届民间工艺大师,有一代“棕师”的美誉。不过,这些光环未给他带来太多的经济收入,家里的开销基本靠妻子商云兰做电商客服的收入来维持。

不少非遗传承人迫于生计不得不另谋出路,而年轻的陈云飞尽管在夹缝中求生存,仍选择了坚守。

非遗传承 手艺精细

11月29日,记者来到了陈云飞租住在新建城区的家。房屋面积大约60平方米,其中一间被用来做陈云飞的工作室,简易的工作台摆满了棕叶碎片以及棕编作品。这些以不同品种棕叶编织成的蚂蚱、螳螂、公鸡、孔雀等动物,个个神态迥异,栩栩如生。其中身长达60厘米的巨龙不仅编出了威武霸气的神形,连龙爪细小的鳞片也用棕叶丝编出来,令人叹为观止。

陈云飞向记者介绍,棕编是用棕榈叶为原料来编织的传统手工艺,已有1700年的历史,其中南昌棕编以新建区流湖镇为主。自古以来,流湖镇民间一直有棕编习俗,他的爷爷在世时就是当地民间有名的棕编手艺人。

销路不佳 收入微薄

对陈云飞来说,自然界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他几乎都能用棕叶编织出来。他虽是“民间工艺大师”,但却面临作品难卖或贱卖的困惑。此外,由于经济条件所限,他家中狭小的工作室也难以收徒传授技艺。能拥有一间大一点的工作室,成了他心中的期盼。

为了生计,陈云飞曾在街头兜售自己的棕编作品。一只栩栩如生的昆虫,市场价格才8至10元,一天下来实在赚不到什么钱。有时在文化馆的推介下,他走进学校、社区传授棕编技艺,每小时可挣200元课时费。但这些收入也难以维持生计。养家重任基本上落在从事电商客服工作的妻子肩上,这令他很愧疚。

多措并举 倾力帮扶

对于陈云飞面临的困境,省插花协会常务副会长、赣派禅意插花创始人曾涛表示,以后如果有一些插花表演、授课等活动,他会叫上陈云飞,为其提供更多的舞台,让更多人了解、接受南昌棕编的技艺。

共青团南昌市委宣传部长周振波则表示,近期他打算去一趟陈云飞家中,了解其棕编技艺及生活困难等情况,争取发挥团组织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帮扶活动。

新建区文化馆馆长金小燕向记者介绍,近期,该部门已出面帮陈云飞拿下了2万元棕编工艺品订单。区文化部门已积极与区教育及残联等部门对接,开展包括棕编在内的非遗手工课。此外,根据区里的规划,近两年内,面积达一万余平方米的区文化艺术中心将投入使用,届时可视情况给陈云飞设一间工作室,圆其收徒、授课需要专业场地的心愿。

南昌市文化馆馆长李琦对记者说,市文化部门一向重视陈云飞的成长和发展。目前已在珠市小学落实开设民间文化手工课,陈云飞可在该校有偿授课。市文化馆还就全市非遗传承人制订了中短期培训计划,将免费送陈云飞等中青年非遗传承人进入高校,接受专业学习。李琦还呼吁,非遗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和参与,才能让古老的非遗项目重新活起来。(记者 童梦宁)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