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城乡规划改革试点方案》印发,明确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让城镇更美好、乡村更美丽、百姓更幸福——
全国第二个改革试点省 力争打造“安徽样板”
初冬的黄山,漫步徽州区灵山村的乡间绿道,潺潺溪水、斑斓彩叶,不管是徒步爱好者还是游人都身心放松,完全沉浸在自然风光中,流连忘返。黄山市美丽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像这样的踏青步道,黄山的农村有很多。现在的规划建设,都遵循以人为本,尊重规律,建设宜居宜游与生态融为一体的公共基础设施,让城乡更加和谐自然。
步行骑行的专用空间,海绵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整治……近年来,我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四创一建”工程,开展城市总体规划改革、“多规合一”试点、县城规划建设管理“三治三增三提升”行动等系列实践,在城乡规划管理、城市特色塑造、城市生态修复以及城市质量提升、环境改善等方面成效明显。今年6月,国家住建部正式确定安徽省为全国城乡规划改革试点省,这是继广东省之后全国第二个城乡规划改革试点省。
根据试点方案,此次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层级明晰、管治有效的城乡规划体系,建立全域覆盖、放管结合、实施有序的空间治理模式,健全权责对应、过程管控、约束有力的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城乡规划体系更完善、特色风貌更凸显、功能服务更优质、规划治理更有效,为全国城乡规划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试点方案明确“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城乡统筹,全域覆盖”“公众参与,人民满意”等原则。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约束,以用地条件综合评价为前提,以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修复为先导,实施底线管控,促进集约发展,提升城乡品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处。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推动小城镇、乡村特色化发展,发挥县城、重点镇服务“三农”核心功能,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构建特色空间体系 凸显徽风皖韵风貌
试点方案强调规划龙头作用,完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创新城乡发展方式。如制定省级空间规划,划定“三区三线”,制定空间规划实施管控办法。改革城市总体规划“编审督”体系,合理划分省市县政府事权,确定可追溯、可考核的指标体系。实施县城分区分类发展,探索就近就地的城镇化新模式。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引导和调控县域镇村建设。
此次改革试点一大亮点就是统筹落实“多规合一”。从省、市、县三个层级,完善空间规划体系,落实“三区三线”(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刚性管控要求,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其次,构建特色空间体系。如塑造城市特色,全面完成城市空间特色规划(总体城市设计),明确城市特色定位,构建城市特色体系,保护自然山水格局和历史文化遗存,凸显徽风皖韵特色风貌。强化合肥等国家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示范效应,实施一批城市特色塑造示范项目。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城市特色塑造、宜居县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多角度、全方位打造城乡特色风貌,保护自然山水格局和历史文化遗存,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实施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 提高城市宜居性
增加步行骑行专用空间、鼓励老建筑改造再利用、优先将旧厂房用于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养老和创意产业……试点方案提出开展城市功能修补,提高城市宜居性。
实施公共服务“一张图”,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强化对公共服务、市政基础、公共安全等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控,有针对性地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结合违法建设治理、老旧小区整治,积极建设小公园、微广场,增加居民交往空间。加快推动老旧工业区产业调整和功能置换。
实施城市生态修复。构建城市生态网络,保护外部自然山水和内部绿廊绿地,促进生态资源的相互连接,提高城市与生态的相融性。设立永久性城市绿带,防止城市无序蔓延。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加强黑臭水体、污染土地治理,加快受损山体修复,提升公园绿地品质,增强城市韧性。
“通过实施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工作,切实改善住房、交通、环境、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条件,构建城市生态网络,设立永久性城市绿带,坚持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提高城市宜居性。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根据方案,改革实施分为重点突破、系统推进和巩固提升三个阶段,到2020年梳理成功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巩固改革成果,形成城乡规划改革的安徽样板。(记者 冯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