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山东 » 正文

全球报道:山东!破解教育发展不均衡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10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  最近,山东137个县区通过国家验收,全面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黄河滩区的郓城县李集镇第一实验小学发生了这些变化。  黄河滩区的新学校  于雅为这两天正忙活着给孩子转学,他要把女儿从县城学校转回
原标题:山东:破解教育发展不均衡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最近,山东137个县区通过国家验收,全面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黄河滩区的郓城县李集镇第一实验小学发生了这些变化。

黄河滩区的新学校

于雅为这两天正忙活着给孩子转学,他要把女儿从县城学校转回家门口的李集镇第一实验小学。郓城县李集镇第一实验小学学生家长于雅为告诉记者:“学校面貌各个方面建设非常好,以前没有微机室,现在有微机室了,老师水平也很高。”

5001.jpg

转走,再转回来。这学期,像这样“回流”的学生已有25个。郓城县李集镇第一实验小学校长仲洪波说:“原来是找我办转学手续,我要签字,作为校长,就感觉到人家社会上家长不认可我们学校,现在回来以后心里感到很欣慰,说不出来的高兴。”

仲洪波所说的“原来”是指2014年之前。那时候,李集小学教室很旧,灯光只有几瓦,课桌很旧,上课时老是吱吱呀呀。多年不变的破旧,让不少师生都生出了离开的念头。郓城县李集镇第一实验小学教师李艳华说:“当时的教室盖的时候都是那种松木梁,那个就招蚂蚁,这个蚂蚁就老往下掉。掉到谁脸上,谁身上,一咬就是一个红疙瘩。”

让人失望不仅是校舍,还有老化的教师队伍。2014年前,李集小学没有一名40岁以下的教师,音乐、美术教师缺乏,只能靠其他教师客串。校长仲洪波介绍:“可以说是赶鸭子上架,有很多不太专业的,你比如说音乐,原来不太专业,开始跟着录音机在班里放,学生跟着学,老师也跟着学,后来慢慢地能够领着教学生了。”

教育不均衡,成为民生事业最大的短板,也考验着政府的决心。2014年,旨在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的“全面改薄”工程在齐鲁大地拉开序幕。郓城县累计投入11亿多元,用于农村学校改扩建。李集小学也迎来蜕变,新建起教学楼、塑胶操场、多媒体教室等。李艳华说:“比如今天我们要学的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打起来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学生肯定是难以想象的。但现在我们可以去播这些视频、课件、小课堂,他们就感受非常深刻。”

要让老百姓买账,光建新楼不行,还得有新教师。三年来,在全县普遍压缩编制的情况下,郓城县每年拿出指标,优先保障教师编制。

郓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编办主任孟凡军介绍:“我们充分挖掘编制资源,通过清理僵尸事业单位以及部分事业单位转企等方式,挖掘出873名编制,全部用于中小学教师的招考。”

郓城县教育局局长李宗玉说:“近三年来招聘1600多名教师,比以前八年的总和还多。”

50011.jpg

得益于这个政策,20多名年轻老师先后补充到李集小学,他们在工资发放、职称评定上都被优先照顾,在镇里还分到了周转房。李集镇第一实验小学教师张丹丹说:“宿舍是3室1厅,目前来说住了四个人。真是完全超出期望值,原来挺愁的,就想着每天坐车回家特别麻烦,因为要坐40分钟。”

如今,李集小学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27人,占总教师数量的接近一半,教师学历也从中专为主变为本科为主。

郓城县副县长张俊阁称:“始终坚持教育优先战略,在工作中做到组织保障优先、资金保障优先、用地保障优先、师资保障优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左敏表示:“十九大提出来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下一步,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新时代、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把基本均衡向更高层次的高质量的均衡来推进。”

【记者手记】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一个黄河滩区的小学,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如果不是亲身采访,很难想象,一个财政困难县,推进教育均衡会有如此大的力度。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更多像李集小学一样的故事,是山东改造农村薄弱学校的生动写照,更是山东在新时代有新作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实践。

创新机制 破解大班额难题

农村学校条件薄弱,而城区中小学则面临着大班额难题,山东通过机制创新、统筹解决教师编制,改善教学条件。

在淄博,张店区祥瑞园小学是一所城区“名校”,但教师力量却严重不足,上学年17名体育老师中9人是从农村学校抽调来的。淄博市张店区祥瑞园小学校长李灵芝说:“到我们学校来支教,待一年。”

5002.jpg

祥瑞园小学教师缺口还在进一步扩大:首先秋季开学新增3个班,同时有32名老师根据当地要求轮岗到农村任教;再加女教师集中休二胎产假,全校教师缺口近60人,这样的情况在当地并非个例。

淄博市张店区教育局组织人事科科长庞月琴告诉记者:“化解大班额,老师数要增加,我们这边还有外来务工入学子女,每年净增1000人,今年好像统计4000多人,明年就可能到5000人。”

学生猛增,教师自然也要增加;而增加教师,就意味着要增加编制。但根据国家规定的师生比例核算,全区教师编制已经超编近160人。

淄博市张店区编办工作人员石岩介绍:“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这是红线,这是底线,不能突破的,我们就只能在现有的编制限额内调剂,你本身教育需要,就自然而然地要压减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使用量,我们必须要首先保障教育。”

50021.jpg

通过撤并、改企转制等方式收回事业编制,2015年山东在全国率先设立临时周转编制专户,两年来调剂事业编制1.88万名,用于满编超编中小学补充紧缺的专任教师。学校教师自然减员后,补充的教师改为占用中小学编制,再相应核减专户编制。

淄博市张店区教育局组织人事科科长庞月琴称:“在总量范围内给教育局调整了110个临时周转编制用户,去年已经用了75个了。”

像祥瑞园小学,这学期就新来了59名教师。而山东全省,两年来通过购买服务等各种途径补充师资达到11.86万名。目前,全省137个县全部通过国家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成为通过评估县数和人口最多的省份。

破解教育发展不均衡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十九大报告提出,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山东积极破解教育发展不均衡难题有什么样的意义?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艳玲教授这样说。

5003.jpg

徐艳玲表示:“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的供给侧矛盾由原来的落后社会生产转变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其中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可以说近年来山东省在教育领域中不断发力,而且成就斐然,坚持一个孩子都不能少,实现了九年义务制教育全覆盖。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人民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同时在破解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同时,又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均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从这一意义上说,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