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一颗小行星为“建三江星”

   2017-12-11 人民网3160
核心提示:近日,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收到国际天文学会小行星中心颁发的“建三江星”命名公告铜匾以及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颁发的命名证书和轨道运行演示光盘。国际天文学会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007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

近日,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收到国际天文学会小行星中心颁发的“建三江星”命名公告铜匾以及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颁发的命名证书和轨道运行演示光盘。国际天文学会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007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建三江星”。自此,建三江管理局成为我省垦区首个以地名命名方式获得小行星命名的地方。

“建三江星”国际编号为“二○七七二三”号小行星,2007年9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第一次在太空发现。按国际惯例,发现者拥有小行星命名权,但正式被命名需要10年左右时间。我国对小行星命名一般仅授予在某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团体、重要地名及著名单位。由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洪河农场建有天文观测站,同时,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作为重要商品粮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决定将此颗小行星用建三江地名申请命名。2016年10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向国际天文学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提出命名“建三江星”申请。2017年3月12日,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正式批复命名。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制作的演示光盘介绍,“建三江星”距地球1.89亿千米,到太阳的平均距离3.51亿千米,轨道半长径2.3399636天文单位,轨道偏心率0.0481777,轨道倾角3.66752度,绕日运行周期3.57957年。(高鹏飞 记者刘楠 吴树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