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鄱阳县城48公里的莲花山乡地处黄山山脉余脉的崇山峻岭中,山高路险,交通不便,是一个贫困乡。尽管贫穷,但是鄱阳的文艺家喜欢这里丰饶的物产、淳朴的乡风,还有随手一拍就可以做电脑桌面的美景……他们把这里当作创作基地,经常翻山越岭进山来采风、创作。
一次,摄影家王忠华在贫困户阮和秀家拍到一张她家小孙女坐在晒架上吃柿子的照片。树上、晒架上红红的柿子,小女孩开心的表情都极具感染力,王忠华把照片发到网上,点击量达到几十万,网友们纷纷询问:这是哪里?好美呀!这柿子卖吗……王忠华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于是,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帮阮和秀家建起了网上销售平台,当年,阮和秀家柿子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受此启发,鄱阳县文联把莲花山乡当成了他们的扶贫基地,组织摄影家、画家、作家把这里的农产品、优美的生态拍下来、画下来、写出来,再传出去。通过这些摄影、美术和文学作品,“大美莲花山”走出了深闺。依托满山的野柿子,他们策划了“莲花山柿子旅游文化节”,并连续举办了三届,慕名而来的游客一届比一届多。游客和艺术家们相约莲花山,赏美景、尝美食,一起品诗论画、一起篝火狂欢……旺盛的人气带来了旺盛的财气,“柿子、板栗、油茶、灵芝、香菇、木耳、笋干……从前都卖不出去,现在价格翻了一倍还不够卖。自家留了一点过年吃的,都被游客高价‘抢’走了。”山里人惊喜地发现,自家不起眼的土产,在山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有机食品”,大受欢迎。据不完全统计,仅第三届“柿子旅游文化节”就吸引游客1万多名,带来的农产品销售收入达530余万元。
被文艺滋润的莲花山在大步走出贫困。如今,莲花山乡已有146户贫困户脱贫,其中潘村已经整体脱贫。更可喜的是,经过文艺家们的推介,“大美莲花山”成了该县的一张旅游名片。
莲花山的成功让鄱阳的文艺家们认识到了文艺也是生产力,文艺也可以在扶贫攻坚奔小康的主战场上大有作为。鄱阳县文联有12个文艺家协会,共有会员1800余人。他们把会员组织起来,对一些贫困乡镇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根据各地的地域、文化和物产特点,量身定做了一系列文化节庆活动,如“湿地帐篷节”暨好歌声比赛、古县渡镇的“杨梅旅游文化节”、三庙前乡的“莲花旅游文化节”等等,吸引了省内外众多的游客前来狂欢,与此同时,招商引资、商贸洽谈、旅游推介等一系列活动在诗书雅韵、影画馨香中顺利开展。“促文艺与经贸联姻,帮村民与市场联网”的文化节庆活动成为当地最有影响力的扶贫举措。
除了推介产品、培植产业,鄱阳的文艺家们更注重在群众中“种”文化。他们利用各协会不同的艺术专长,在全县建起了10个不同门类的扶贫基地。经常组织文艺家们下到田间地头,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去感染、熏陶村民。文艺活动的熏染,不仅可以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也把更多的群众吸引到健康向上的文艺活动上来,村民们爱上了书法、诗词、广场舞,戒掉了麻将、赌博。
文化不仅要“种”在田间地垄、村头场院,还要“种”进校园,“种”进孩子们的心田。2015年,鄱阳县成为中国文联文艺支教首个项目点,10位艺术家以志愿者的身份走进四十里街湖东小学、华新小学、双港尧山中学、鄱阳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孩子唱歌、舞蹈、画画。画家施嘉乐的支教活动早在2009年就开始了,他在鄱阳县特殊学校教聋哑孩子学美术,一教就是8年。他希望借自己的劳动提高孩子们的艺术修养,更希望能让这些孩子掌握一门技术,对今后就业有所帮助。
经常行走在乡间,鄱阳县文联主席徐燕发现,在他们建立了扶贫基地的乡镇,村民们的精气神完全不一样,村里没有赌博、酗酒、吵架的现象,大家开始追求文明、高雅的生活方式,满怀信心地奔小康。这让她认识到,文艺扶贫不仅作用于物质,更作用于精神,它有持久性,有强大的后续带动作用。“我们会实实在在地做下去,一点一滴地去浸润,从认识的变化,到思维方式的转变,直到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真正让老百姓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群众感言
莲花山乡潘村村委会主任范镜华:文艺扶贫不给钱、不给物,却给莲花山打造了一个品牌,打开了一条思路。这是可以让老百姓长久受益的“摇钱树”“致富路”。
鄱阳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江秀娟用手语告诉我们:我跟老师学画画4年了,我很喜欢画画,我以后一定要画得比老师还好。长大我想去画瓷,当艺术家。
●记者手记
长期以来,人们对文艺的理解是“唱唱跳跳,热热闹闹”,而鄱阳的文艺家们用他们的扶贫成绩单纠正了人们的偏见——文艺不仅可以成为扶贫攻坚主战场上的“轻骑兵”,它甚至有着其他的扶贫方式不可比拟的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鄱阳县文艺扶贫的实践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文艺,只有真正扎根人民、服务人民,才能实现它的价值,才会葆有永远的生命力。(记者 李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