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道公园路段。
王三的“桥头王三羊肉粉馆”两年前才从公园路对面的桥头搬过来,如今又要拆迁了。
家住公园路15号大院的胡奶奶向记者讲到:“扩宽道路是好事啊,我们当然支持。”
公园路与飞山街交叉口,一组测量工作人员正在为人民大道测量地下通道边线。
人民大道安云路段地下施工现场这个横截面就是即将要打通的下拉槽。
一位市民正在公园路上阅览张贴的人民大道北段(一期)项目公示。
最近,一条叫做“人民大道”的路成为贵阳人民的新网红。
这条通车后将贯通贵阳城区南北的6.47公里的城市动脉,承载了贵阳人对城市交通升级、经济发展和文化提升的美好愿景。
实际上,人民大道最初的名字是贵阳大道。
为了体现贵阳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包容气度,贵阳市委市政府最终为其命名人民大道——这是人民的大道。是一条改善交通的治堵大道,是一条反映贵阳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景观大道,还是一条为贵阳形象代言的文化大道。
“桥头王三”的第二次搬家
十多年前,河南人老高在公园北路开了家劳保用品物资站。凭着20多平米的小店撑起了这个小家。
在人民大道项目建设中,老高的店铺被圈入了拆迁红线。老高开始发愁:店面是每月3500元租金租下的,他不知道今后还能不能找到这么便宜的店面。
老高的邻居、隔壁五金店的张姐却用一颗平常心看待拆迁。同样来自河南的张姐于6年前花了60万元钱买下这个9平米的店面,并在附近租了房子常住。
定居贵阳多年的张姐表示,自己已经算是半个贵阳人,即便真要拆迁也不会回老家。她愁的是拆迁之后生意该如何重新开展。“城市要发展,走一步算一步吧。”
从中山西路、公园路交汇处的地铁1号线施工现场到桥头一家羊肉粉馆,这中间的五六家店铺已是大门紧闭。钉死的木板、紧闭的卷闸门,宣告着这些曾经或普通或红火的店铺的结束。
一家名为“良晓服装”的店铺已经关闭,店主在门口挂上一条横幅,写道:“因门面拆迁,所有销售移到金桥饭店河边,公园路店重新选址,待选定地址后通知大家。”
正在自家羊肉粉店内招呼客人的老板王三若有所思:有一天他也会在店门口挂上这样一条类似的横幅。
王三在这里卖了11年羊肉粉,“桥头王三羊肉粉”已成为贵阳最出名的羊肉粉之一。从最早的公园路夜市小摊做起,排队的食客队伍可成三四米长,直到凌晨三四点才渐渐散去,一个晚上的营业额就达万元以上。
后来,公园路夜市取缔,王三便搬到了现在的公园路店内。从夜市小摊升级到24小时营业的环境更好的小店,但好多老顾客都不知道他在这儿开了店,生意一直不及过去的一半。现在又要搬迁,这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这次搬迁要好好选个地方了。”实际上,两年前搬到这里时,王三已经听闻这里要被拆迁征收。只是他没料到会来得这么快,他当前考虑的是如何做好宣传,让老顾客知道自己搬到哪里去了。
公园路15号大院的回忆
老高、张姐、王三……这些在贵阳打拼多年的老店即将拆迁,公园路15号里的原住民们也将告别他们的大院。
据延中社区公园路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现有236名居民住在这一片25年历史的大院里。不过居住这里的老人回忆,这个大院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不过,年份或许已不再重要。随着“人民大道”建设项目的逐步推进,这些居民楼将成为老人们的回忆。
今年83岁的胡婆婆于1992年搬进15号大院,如今和女儿、外孙住在一起。
因为住在一楼,胡婆婆便利用门前的空地陆陆续续种了譬如吊兰、三角梅之类的花花草草。一盆盆点缀在楼道门口。
去年开始,胡婆婆因为风湿痛,拄着拐杖的她再没心思摆弄这些花草了。
对15号大院,胡婆婆有太多不舍。50岁退休那年,胡婆婆组了一支100多人的舞蹈队。每天早上六点半出发,只需要坐一趟公交车,就能到河滨公园锻炼。
胡婆婆不舍的是,要是以后腿脚好了、又能跳了,她却搬家了,“再去跳舞就不方便了。”“还有这些老邻居,我也舍不得。”不过,不舍归不舍,修人民大道,却是一定要支持的。胡婆婆认为,修人民大道是为了改善贵阳市的交通,是支持国家建设。只要合法合理,该拆迁就拆迁。
和记者唠完嗑,胡婆婆又到院子里散步去了。拄着拐杖的身子缓慢挪动着,穿着毛线衣的小狗“沙皮”乖乖跟在后面。
贯通南北的治堵大道
贵州省交管局最新的数据显示,2017年贵阳城市的拥堵指数下降了9.4%,从2016年全国拥堵城市第五名降至第二十二名,名列“拥堵缓解城市”第二名。
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有所成效,但是对于贵阳市民来说显然不够。
受地理条件影响,见缝插针式建于上世纪的老城区的道路多为双向四车道,已经无法应对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
破堵,成为近些年来贵阳交通发展的主旋律。
从贵阳市规划局公布的人民大道的总平面图上可以看到,起于中环北段南垭路的人民大道先后与中环路北段、北京路、延安中路、中山西路、都司路、解放路、遵义中路、朝阳洞路和中环路南段等城市主干道相交,大大小小在内的道路有10多条。
人民大道线路为双向6车道的城市主干道,设计时速为50公里,路幅宽度为40米,其中车道为22米,中央绿化2米,人行道8米。全线共设立立交桥9座,其中互动立交2座,关刀岩隧道1180米,主要的桥梁4座,人行地道10个。
在北京路、都司路高架桥等大型交通要道上,还将采取能够保证快速路主线上直行车辆的通畅的菱形立交系统。在沙河街、飞山街等这种次要干道则采取平交方式通过,可解决这几个著名堵点的状况。
在贵阳老城区建设立交桥是一种因地制宜的方案,能够保证行驶在人民大道这种快速路主线上直行车辆的通畅,而且还有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菱形立交由两条道路十字交叉,主要道路以分离形式穿越次要道路,在以相交道路为轴线的四个象限内,从主要道路两侧斜向引出单向进出匝道至次要道路平面交叉口,总体布置成菱形结构。
届时,人民大道与中环等现有道路共同承担起贵阳交通拥堵治理大任,再加上呼之欲出的贵阳轨道交通,“君住贵阳南,我住贵阳北,日日思君不见君”这类调侃贵阳拥堵指数的段子就此作古。
有序施工,力争人民大道尽早贯通
12日下午的安云路依然车水马龙,路的底下却是另外一个世界。
作为人民大道的控制性工程八鸽岩隧道的施工方,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早在今年6月份就进场了。
项目党工委书记、高级政工师李金茂表示,由于项目地点位于贵阳中心城区,周边有省政府、学校和居民小区,这就要求施工方既要保障工程又快又好的进行,又要将对周边单位和社区的影响降到最小。
于是,平时施工常用的爆破作业就要摒弃。
为此,中铁隧道集团专门为人民大道的修建新增了价值一千万的设备——两台大型旋挖机。尽管成本增加了,但是却能最大化减少在地下掘进时对地质的搅动。
走进已经掘进300多米的八鸽岩左线隧道,就像进入一间暖气房。地底下18度的温度相比冷风兮兮的地面俨然两重天。由于施工方式已经高度自动化机械化,隧道里的工人并不多,反而没有想象中工地应有的热火朝天景象。洞口一张公告显示,一名工人因为没有戴口罩进入工地而被处以100元的警告罚款,其管理严苛可见一斑。
“你看,又挖出一口溶洞。”李金茂指着隧道旁的一股涌泉介绍道,在贵阳这种喀斯特地貌城市施工时,最常见的就是挖出溶洞和地下暗河。围岩的稳定性也非常差,容易导致塌方。此外,该项目点就位于贵阳轨道1号线上方,要穿越四条复杂的断层破碎带。这些都是工程需要克服的难点。
尽管工地就处在热闹的安云路,但即便是周边的住户,也鲜有人知道围栏里的动静。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与工地相隔仅8米远的一栋居民楼的外墙十分干净,并未受到工地扬尘污染。
李金茂解释,施工产生的扬尘都被巨型抽风机抽出,经过滤后留在工地废渣区处理,做到环保施工。
同一时间点的公园路和省府西路交汇口,来自中铁五局的测绘员小周和同事正在测量即将在此修建的地下通道数据。人民大道建成后,将不能再路面停车下人。因此,周边道路将承接起这一功能,并进行重新设计,让市民可以从人民大道进入周边,然后进入停车场,或者直接进入下沉的广场和商业区。
不断调整仪器的方向、角度,小周的视线,就在测量仪和眼前的道路实景上来回移动。因着他们所在的位置恰好在十字路口、斑马线附近,醒目异常,不时有好奇的路人探头探脑来围观;隔着路口十多米远、公园北路上的店铺商家们,也对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
“承载着贵阳人民的期望,我们的压力很大,动力也很大!”有过渝贵铁路等重大项目施工经验的李金茂表示,该项目全长4.1公里,占整个人民大道三分之二的体量。按照最初规划,他们所在项目段有望于明年11月30日建成通车,但是他们会尽全力将通车时间提前,让人民大道早日和贵阳人民见面。(文/李易霖 刘姝 李坚 图/杨兴波 邱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