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西安老年人注意了 虚假广告常用这些字眼别上当

   2017-12-14 人民网2700
核心提示:  昨日,“关爱老年消费生活,共建放心消费环境”陕西省老年消费教育活动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由省工商局、省消协联合陕西老年大学举办,省工商局向老年大学赠送了《老年消费教育手册》及《老年消费教育片》光碟
原标题:西安老年人注意了 虚假广告常用这些字眼别上当

昨日,“关爱老年消费生活,共建放心消费环境”陕西省老年消费教育活动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由省工商局、省消协联合陕西老年大学举办,省工商局向老年大学赠送了《老年消费教育手册》及《老年消费教育片》光碟。省消协副秘书长侯俊宝向陕西省老年大学授予“老年消费教育示范基地”牌匾,并在启动仪式后为陕西老年大学100多名学员上了一堂生动的老年消费教育课。侯俊宝说,目前我国批准的保健食品只有27种功能,包括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等,市场上普通食品宣称具有保健功效也很普遍,例如各种酒类标称保健酒,并宣称有养生和壮阳功能;饼干宣称养胃,还有产品宣称“治疗高血压”、“对膝关节有保护作用”、“对更年期综合征有改善作用”等,这些均不在国家允许的27种功能范围之列。

购买保健品首先要正确认识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有“蓝帽子”标志。而鉴别虚假保健品广告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上查询到底属于药品还是食品。如果连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批号都没有,那就更是假冒伪劣产品了。

此外,广告中只留电话和信箱号以及其他与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做比较的产品,就更不能相信了。还要留意虚假广告常用字眼,包括:

1.“根治”“疗效最佳”“包治百病”“补脑降糖”等;

2. 以国家机关、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协会”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做证明等;

3. 有奖销售、让利销售、“某某专用产品”等;

4.“吃了……就”“康复”“消失”等。 华商报记者 雷婧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