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甘肃 » 正文

全球报道:【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三问”催发“三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16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本报记者李晓君杨世智刘力源前不久,记者赴定西市安定区采访,沿着县乡公路上山入川,不论是城区还是乡镇,路旁的专业市场、龙头企业不时映入眼帘,为冬日里的梁峁沟壑平添了几分现代气息。沐浴着党的十九大精神,全

本报记者李晓君 杨世智 刘力源

前不久,记者赴定西市安定区采访,沿着县乡公路上山入川,不论是城区还是乡镇,路旁的专业市场、龙头企业不时映入眼帘,为冬日里的梁峁沟壑平添了几分现代气息。沐浴着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区加快发展的劲头更足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安定区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大胆探索,创新机制,让龙头企业唱主角,党委政府当配角,推动土地流转、扶贫资金使用、市场带动等方面的三大变革,使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正在破除发展障碍,阔步向前。

而这“三变”,缘于区委、区政府的“三问”。

土地撂荒怎么办

近年来,为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安定区不少农民走出家门,外出打工。加之受农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土地撂荒严重。以西巩驿镇营坊村北山社为例,全社共有35户,外出打工的就有25户。另一方面,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来看,全区306个行政村,有村级集体经济的仅有20个,大多数村集体属于无资产、无资源、无收入的“空壳村”。

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撂荒了,区委、区政府忧虑重重。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安定区尝试“资源变资产”的模式,盘活各类农村资源,使土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由谁来盘活、怎样盘活?区委、区政府把目光放在能人大户上,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把有种养意愿的农户培育成种养大户,把种养大户培育成家庭农场,并以利益为纽带建立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引进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以此为基础,引导土地向这些经营主体集中,探索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有效形式。

目前,全区49家龙头企业、5209户种养大户、236个家庭农场、137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担当起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31.69万亩土地实现了公平、公正、有序、规范流转,全区农村土地流转率达19.2%。

香泉镇引进薯、菜、草、牧经营主体14家,建成了现代农业扶贫园,流转土地4万亩,土地流转费用亩均按500元计算,可使全镇4200多户每年户均获得土地流转收入4760元。

位于李家堡镇黄金村的大得兴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500多亩,带动全村发展起了畜牧饲草产业。这个合作社还利用撂荒地建设“林下经济体验式综合体”。“我们的目标就是在撂荒地上植树种草,建设生态园,让昔日的荒山秃岭成为休闲农庄。”合作社负责人张鹂介绍。

在土地逐步集约化进程中,区委、区政府主动承担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能,严格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原则,规范运作程序,强化信息公开,维护公平公正,确保农户利益。

农业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不仅使撂荒地重现生机,还带动了全区农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牧草、蔬菜三大产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农民人均从中获得的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以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按照这一思路,“合作化组织农民、集中化流转土地、农机化服务农业”,逐步成为安定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

5万块钱能干啥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力度,为贫困户提供专项贷款。在安定区,一个贫困户可享受5万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这笔钱该怎么花?作为扶贫贷款清收的责任主体,县乡党委、政府部门既欣慰,又有顾虑:怎样才能让贫困群众具备持续增收能力和还贷能力?

记者手记:新时代要有新作为,老问题也要有新办法。精准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助推富民产业进程中,安定区创新思路,由企业作主导,引领农民走向市场。同时,企业与农民之间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帮扶关系,而是通过土地承包、资金入股等方式,让广大农民直接成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的投资者和受益人,真正建立了长效增收机制,对于贫困群众脱贫意义重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各地要因地制宜,大胆探索,进一步激发社会发展活力,让群众脱贫动力十足。

“主角”依然是农业经营主体。能人大户和龙头企业一方面带动群众发展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对没有自我发展能力的贫困户采取特殊政策——“折股量化”,即用扶贫贷款入股,吸纳农户成为企业或合作社的股东,每年分两次获得8%左右的分红,党委政府负责监督。这种办法既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水,也使群众有了稳定收益。同时,农民还可以在企业打工,就近获得务工收入。

位于?f口镇的甘肃蓝天马铃薯公司是我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通过“帮扶贷”模式,与248户贫困户建立了帮带关系,贫困户每年分红91.76万元,户均分红收入3700元。

不仅如此,公司针对合作社、能人大户和普通农户贷款难的实际,与多家银行合作,推出了金融扶贫产品——“蓝天贷”,由公司统一担保,将信贷效应放大,让农民轻松贷款,有效破解了各类经营主体和农户的资金瓶颈。截至目前,已累计贷款1.6亿元。

在香泉镇,参与入股的不仅是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60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将部分补助资金或闲置资金投入企业,户均年收益2700元。

李家堡镇黄金村、鲁家沟镇三湾村等全区5个最难脱贫的村,将财政投入的产业发展资金,也采取“折股量化”的方式,不仅使农户有了收益,也使村集体增加了收入。

各类资金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经党委政府的统筹和牵线搭桥,成为龙头企业的“股金”,农民也因此有了新身份——“股东”。

农民如何闯市场

一粒马铃薯原原种,市场价格为0.4元,400粒种子就是160元,这些种子刚好可以播种在一分田地里,当年收获能够播种2亩田的原种;第二年,可收获能够定植20亩大田的一级种。20亩田,按亩产1.5吨计算,能收获30吨商品薯,按市场价格,大约收益3万元。

从一分田到20亩田,从160元到3万元——这样成百倍的“裂变”是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一分田”工程。从2016年开始,公司每年向500户贫困户免费投放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400粒,使贫困户通过卖种薯亩均增收2000元。同时,通过示范引导,建立标准化种薯繁育基地2.23万亩。

凯凯公司还研发了“一草三膜粮蔬两茬”高产增收技术。这一技术是马铃薯种植方式的巨大变革:马铃薯早种早收早上市,并与蔬菜作物实行轮作,亩收入是原来的4倍。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定西市6县区推广种植5000多亩。

“不论是技术的研发,还是对于农民的扶持,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面向市场的需要。”公司人员介绍。

一方面,参与精准扶贫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也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企业与农民相互依存——这样的“双向需求”形成了产业扶贫中的牢固链条。

在安定区,爱兰、凯凯、百泉和定西马铃薯研究所等种薯企业致力于马铃薯种薯繁育推广体系建设,促进了全区马铃薯产业的升级——亩产提高25%左右,户均因此增收1500元。这些企业的市场正从安定区走向更加广阔的空间。

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位于宁远镇红土村,之所以落户于此,是由于当地的自然资源利于发展畜牧业。公司通过自建基地、组建合作社种草和培育种植大户等方式,建设原料基地3万亩,培育原料和初级加工点60个,辐射和带动12个县区,草粉、草颗粒和裹包青贮生产线的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吨。

甘肃蓝天马铃薯公司为了实现企业与基地的有效对接,按照股份合作方式,牵头组建了农民合作联社,将上下游的30个合作社、5个农机服务合作社、2000户家庭农场、600个种植大户和5万农户联合在一起,开展马铃薯种植、贮藏、收购、加工等多环节的便利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同时,投资6000多万元,在马铃薯集中种植乡镇建了15座贮藏库,既保证了企业原料供应,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又给农民带来了“家门口”的实惠,实现了多方受益。

随着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引领,“项目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产业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的“四跟”模式逐步形成。

企业与贫困户的“联姻”,延长稳固了产业链条,分享并增加了产业收入,实现了企业和贫困户在产加销环节、贸工农各领域的同频共振、互利共赢、联动发展,有力助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