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3日,国务院正式授牌淮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国家级高新区。要知道它的前身淮阴经济开发区2001年启动建设,它如何能以6年一个台阶的节奏稳步完成到省级开发区、省级高新区再到国家级高新区的跨越呢?“深入掌握高新区的内涵和特质,牢牢抓住产业、创新、科技等核心内容,紧扣主导产业,优化投资环境。”淮阴区委书记刘泽宇点出了其中要义。
主线突出 瞄准高新抓招引
在德瑞加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崭新的龙门导轨模床正在进行部件加工。“我们的产品已经广泛用于国内航天航空尖端零部件加工,在技术先进性和质量可靠性上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据该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德瑞加项目是淮安高新区新置换项目,原企业因发展模式粗放,经营不善而难以为继,德瑞加上马后很快凭借尖端技术和产品质量抢占市场高地,年销售额达3亿元,还解决了原企业的债务问题。
招商引资还要选资,淮安高新区瞄准电子信息、中高端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围绕产业抓招商,把招商信息全部拿到每周五召开的招商引资信息汇报会上逐个过堂。去年一年,从239个超亿元项目信息中筛选出55个项目信息并转化为签约项目。
机制创新把准了入口关,盘活存量筑起了新高地。淮安高新区迎来了一大批“强、大、新”企业落地生根:富强新材料、德科码半导体晶圆、时代芯存相变存储器等一批重特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纷纷落户,德瑞加数控机床、伊弗特精密零部件等超10亿元高新企业相继竣工。
据了解,淮安高新区目前总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九通一平”面积33.4平方公里,拥有近千家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1家,呈现出质优势好的发展态势。
一帮到底 项目落地保速度
11月9日,总投资130亿元的“时代芯存”项目主厂房正式封顶并完成生产设备采购,该项目从洽谈到奠基40天,从开工到封顶不到9个月,预计明年4月装机调试、9月试车,一连串的时间表诠释了项目建设的“淮阴速度”。
无独有偶。一路之隔是总投资150亿元的德淮半导体项目,从去年3月落户到8月无尘动力实施,再到现如今项目二厂紧锣密鼓前期准备,历时也仅一年多。该项目年产24万片的12英?季г步?畈刮夜??衅髯灾餍酒?杓啤⒅圃炜瞻祝??英?季г采仙??2英?季г玻?錾???噬暇吞嵘??.25倍,衍生效益不可估量。
“高科技企业要在行业领先,必定要在技术、在时间上领先,在专利技术申请上更是分秒必争,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是否受制于人。”德淮半导体相关负责人感慨,“政府推出的101%服务,一开始不大理解,现在我们的切身感受就是待客商如家人,解决客商投资以外的后顾之忧,这让我们对预计投资上百亿的德淮二厂充满了信心。”
据了解,在营造发展环境上,淮阴区创新将主要领导、区平台分管领导、外资分管领导与全区30多个外资项目挂钩,让一个外资项目、一个挂钩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责任人、一个服务小组实行“五个一”挂钩,形成合力,组团推进,形成了项目过堂、问题过堂一整套“帮办机制”。
这种帮办机制落实见效,直接催生了当地半导体行业的“速度与激情”。4月14日,淮安国际半导体产业高峰论坛隆重举行;6月16日,时代芯存(AMT)/IBM相变存储知识产权包括授权专利275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92项,非专利专有技术1000项全部转移落户淮安,美国IBM公司在中国唯一PCM技术授权单位时代芯存第四代存储技术研究院、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的长三角研究院等相继落户淮安高新区;6月20日,淮安德淮半导体有限公司主厂房封顶,设计研发中心挂牌成立,预计一年内可实现专利申请1000项。
深化服务 机制创新破瓶颈
高新技术开发区“高”在高科技,“新”在新产业。如何让高新企业留在园区,还能为高新技术配套产业链?淮安高新区在体制机制的突破中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淮阴区下辖19个农村乡镇,传统乡镇园区存在布局零散、配套不全、资金不足等诸多发展问题。该区通过创新建立“1+5”园区管理模式,优中选优,合理选择乡镇工业园区,按产业配套设置张棉摩配、渔沟模具装备制造、三凌矿业装备、南陈集机械装备、徐溜电子新材料等五个特色园区,打通高低产业搭配,新老产业联动。
“去年的产销量是9万吨,比上一年增长了10%以上,但销售金额反而下降了。”2016年,淮安振达钢管制造有限公司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窘境。今年,情况发生了改变。不久前,这家企业新研发的P91、WB-36新品进入定型鉴定阶段。它通过联合东北大学国家钢铁实验室建立院士工作站,用不到半年时间便出了成果。有了“拳头”新品,企业信心更足,年产销量调到了12万吨以上。
院士工作站的成功落户快速见效,也与淮阴区店小二式的跟进服务分不开。该区重视实体经济彰显在工作行动上,领导干部全部挂钩企业,为企业生产提供从用工到技术攻关的全程服务。今年以来,当地各级党员干部已走访企业486个,服务企业1780人次;排查企业问题452个,其中融资难68个,招工难96个。
在6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上,淮阴区从现有企业中选择质态较好、能力较强、符合主导产业规划的重点企业中选中30多家开展单体培育计划,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提高高新技术产值。目前,淮安高新区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30%,随着一批重特大项目投产达效,预计“十三五”末这一比值将实现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