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新时代 勇担新使命
12月5日,位于灌云县临港产业园化工园区内的光大环保(连云港)固废处置有限公司新上马的逆流式回转窑,迎来省环保厅专家的验收。
该公司总经理朱光?介绍,逆流式回转窑每年可处理固废1万吨,能够消化整个临港产业园区适合焚烧的固体废弃物。经过关停并转,园区固废产生量已由原来的1.2万吨/年,减少至7000吨/年。
此前,光大环保已投资2亿元,建成库容30万立方米、年处置废物量为2万立方米的固废填埋场。随着这些项目正式运营,园区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问题将彻底解决。
与光大环保回转窑项目同时推进的,还有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9亿元建设的华能灌云热电联产项目。项目负责人陈从高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将在临港产业园实现直供电和集中供热,可替代并拆除其他燃煤小锅炉100余台。
今年以来,灌云县一批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密集实施,胜科(连云港)水务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2万吨/日;总投资3000余万元的环保数字化在线监控中心投入使用……这些项目都是灌云县立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而加快推进的环保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它们的实施,意味着灌云绿色发展之路正式破题。
灌云县委书记左军表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既是落实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也是呼应老百姓的期盼,对子孙负责,为灌云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灌云的绿色发展也是被倒逼出来的。”左军告诉记者,去年11月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灌云临港产业园区环境问题以来,县委县政府深刻反思,本着决不让历史形成的问题留给历史、留给子孙后代的坚决态度,把环境整治作为转型升级的重大发展契机,举全县之力强势推进环保整治。
灌云在先期出台“十三五”绿色发展规划、“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化工集中区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意见》,成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领导小组,重新调整产业政策,把好入口关,偿还历史欠账。
“近两年来,全县没有引进和上马一个有污染的项目。” 灌云县委常委、临港产业园党工委书记张启银说,围绕临港产业区环境问题整改,该县实施取缔关闭、停产整治、限期整改“三个一批”措施,去年12月起,对42家企业取缔关闭,对18家企业停产整治,对17家企业转型提升。为此,全县累计投放资金达36亿元以上。
严格的环境整治会不会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灌云县县长朱兴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临港化工集中区开发15年,累计纳税也就是几十个亿,而近两年环保治理就花了数十亿元,彻底治理到位需要近百亿,无论是算政治账、经济账、生态账,还是民生账,都不划算。”
环境整治后的事实证明,今年前三季度,临港产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10.93亿元,同比增长27.85%;税收4.4亿元,同比增长51.28%。在严格的环境整治下,园区工业总产值不降反升。
历史的教训与现实的经验,让灌云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审视过去、谋划未来,打造生态产业体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按照省委要求,灌云根据实际确定先进制造业、现代高效农业、电商、物流、旅游五大支柱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在位于灌云县伊山镇川星村的伊甸园景区内,记者看到,一座座白墙红瓦的“农家乐”小楼点缀其间。这是该县围绕“伊山伊水伊甸园,真情真意真灌云”的旅游主题,依托“美丽乡村”建设而打造的“旅游+观光农业”风景区。
去年以来,灌云投入2.5亿元,整合农家果林资源,先后建成伊甸园、伊芦山、潮河湾三大乡村旅游景区。今年国庆黄金周,全县共接待32.5万名游客,同比增长近8倍。旅游成为全县最活跃的产业。
以生态旅游业为代表的五大支柱产业方向明确,让灌云绿色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突破。今年下半年,投资50亿元的鹰游纺织产业园开工,投资46亿元的台湾石化新材料、30亿元的利民造纸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使灌云项目招引实现历史性突破;燕尾港灌河港区口岸临时开放并成功实现外贸首航,使该县口岸开放实现历史性突破;伊甸园景区入选国家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历史上第一口温泉出水等,使该县旅游业同样实现历史性突破。
(顾雷鸣 周贤辉 程长春 李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