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通过“榜样面对面”的宣讲,酉阳县车田乡车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吴松廷了解了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土地承包和精准扶贫的相关精神后,决定来年多养几头猪、开一家农家乐,“村里正在修建旅游度假区,我也要趁机吃上旅游饭,早日脱贫。”
自11月15日开展首场宣讲活动以来,我市“榜样面对面”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分赴机关院校、城乡社区、农村院落,创新开展了1648场宣讲,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向基层延伸。
榜样树起来——
671名榜样的面对面宣讲更具亲和力
我市精挑细选的每一位“榜样面对面”宣讲员,都是群众信服的先进典型。
从群众推选出的各级各类先进典型中,我市遴选了40名在群众中有口碑、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榜样,组建了市级“榜样面对面”宣讲团,此外各区县还遴选了本地区本系统的先进典型组建宣讲分团。
目前,我市共组建“榜样面对面”市级宣讲团1个,宣讲分团61个,宣讲总人数达到671名。宣讲员中,既有全国道德模范李明素、中国好人葛列军、全国最美人物王迪等影响全国的优秀榜样,也有大家身边的普通岗位上的先进人物,如带领村民致富的郑圣菊、帮助失足少年重返社会的“曾妈妈”曾美华等。
“这些群众自己评选出的典型人物,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信赖感。”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宣讲不仅是面对面的近距离分享,更是心贴心的零距离交流,为的就是让十九大精神润物无声地走进百姓心里。
宣讲活起来——
宣讲内容接地气,宣讲形式有吸引力
3万多字的十九大报告纵观历史、总结成就、规划未来,对于“榜样面对面”的671名宣讲员来说,怎样讲才能让广大群众听懂其实质?
“宣讲员宣讲的内容很丰富,有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坚持群众关注什么,宣讲团就讲什么。”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方面,按照全面准确深入、既严谨又生动的要求,市级层面组织编写了“榜样面对面”宣讲提纲模板,确保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另一方面,结合各地各行业特点,各级各部门还为宣讲员们有针对性地量身定做了宣讲提纲,做到“一典型一提纲”,确保自选动作有特色。
为让宣讲内容接地气、有温度,市工商联组织了非公有制经济特色宣讲团深入民营企业开展宣讲,组织民营企业家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讨论创新创业发展;市总工会以“大国工匠”为主题,组织“巴渝工匠”组成宣讲团,把党的十九大精神送进厂矿企业车间;市科协组织我市科学界的先进典型结合科技发明创新成果进行宣讲,让听众直观感受到了我国在科研领域的巨大成就……
为让宣讲形式更具吸引力,手语律师唐帅在大渡口九宫庙街道百花社区宣讲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宣讲了十九大报告中有关“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内容;富民兴渝贡献奖获得者万绍碧将宣讲场地选在涪陵榨菜基地,为菜农生动解读了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他们做新时代农民;在江津区的首场宣讲活动中,一个三口之家展示了他们规划的2020年、2035年和2050年的美好生活,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网友观后纷纷留言“感觉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十九大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
学习动起来——
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见效
12月18日,渝中区上清寺街道宣讲员王鹰在学田湾社区宣讲时,没有照读十九大报告原文,而是由浅入深地讲起了自己调解过的几个案例,巧妙地宣讲了有关“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内容。
“我听明白了,十九大报告讲的都是有关我们老百姓的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宣讲快结束时,居民曾晓民感慨地对王鹰说。
在江北区观音桥街道桃源社区广场的“榜样面对面”宣讲现场,“时代楷模”马善祥的宣讲故事会结束后,不少居民还拉着老马摆龙门阵谈感受。
“我觉得,十九大精神实质就是要让人民过得更幸福。”63岁的吴光玉在桃源社区居住了15年,切身感受到日子越过越好,“党的政策这么好,我要加强锻炼,多享福,要‘过七、活八、创九,争百’。”
“像这样,用党和政府为群众所做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通过榜样面对面进行宣讲,面对面与群众沟通交流,可亲可信易懂。”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榜样面对面”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推动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落地见效。
截至12月20日,“榜样面对面”的671名宣讲团成员先后深入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社区开展宣讲1648场,超额完成了既定1200场的宣讲场次,现场受众约28.1万人,网络受众约589万人次。
本报首席记者 汤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