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农闲时节,地处鄱阳湖畔的南昌市新建区昌邑乡西门村开始热闹起来。当地农民剧团以曲艺、采茶戏的方式“保护候鸟”。演员是大家熟悉的村民,题材是当地老百姓身边的案例,村民们十分喜欢。
这个农民剧团叫南昌市西门候鸟保护采茶戏剧团。2012年,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新建区共同组建的这家剧团,是我省第一个致力于候鸟保护宣传的采茶剧团,也是全国第一个该类型剧团。5年来,他们走村串乡演出30多场,辐射10多个乡镇、40多个行政村,近万人次观看了保护候鸟戏曲演出。
候鸟剧团应运而生
昌邑自古被誉为戏曲之乡。“就是这么一个戏曲之乡,曾经却是捕杀候鸟、贩卖候鸟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发地区。”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汊湖站站长林发荣说。
2008年,中央电视台对昌邑乡猎捕候鸟、破坏湿地行为进行了曝光,社会各界一片哗然。
“杜绝猎捕候鸟非一朝一夕之事,局里从村民爱看的采茶戏入手,潜移默化中进行宣传教育。”林发荣介绍说,当时西门村有个自己的采茶戏剧团,逢年过节会演几出戏,村民们都很喜欢看,在周边乡镇有一定的影响力。
2012年,南昌市西门候鸟保护采茶戏剧团应运而生。
为让剧团有生命力,鄱阳湖管理局领导和干部创作了《鄱湖情》《洗脚》《保护候鸟人人有责》《谁打鸟谁坐牢》《白鹤“三送”》等节目,并帮助剧团培养了20多名演员。节目慢慢丰富起来,一场演出,大约有两个小时——以案释法,寓教于乐,农民剧团走到哪都深受村民们喜爱。
林发荣欣喜地告诉记者,大汊湖站周边有4个湖泊,转一圈得6个小时。以前,巡护路线漫长,很难及时发现捕鸟者。今年以来,没有捕猎卖鸟的行为了,村民护鸟意识大大增强。
昔日捕鸟人当上演员劝护鸟
“东边太阳刚出土,我在湖边想致富,捉到一只大天鹅,是吃是卖难做主。”演员陶学宠一上台大家都很兴奋。村民都知道,戏里那个改悔的村民,就是以前的他。现年50多岁的陶学宠,演起戏来十分投入。
陶学宠说,他2004年开始学习演戏,现在在剧团专演宣传保护候鸟的戏。陶学宠演绎着自身由捕鸟到爱鸟的转变经历,让演出生动起来。看了陶学宠的戏,村民很受感动,许多人放弃了捕鸟的生活。尤其是今年,新建区对沿湖村民农作物因候鸟受损推出补偿新政策,村民对保护候鸟的认识又有了提高。
演了好几年的爱鸟戏,在参加送戏下乡活动时,陶学宠还会到周边村民家中,说服别人不捕鸟。“放弃捕鸟后,演戏成为我丰富业余生活的一部分。我经常在外参加比赛、接戏,一年下来,多的时候也能赚两三万元。” 既能护鸟又能赚点钱,现在陶学宠坦然多了,他多年被评为新建区护鸟模范。
业余农民剧团团长的候鸟保护梦
农闲这段时间,剧团团长陶学荣就开心地张罗着剧团成员排练节目,向村民宣传鄱阳湖湿地候鸟保护这件大事。
已过花甲的陶学荣出生于鄱阳湖畔的昌邑乡昌北村。昌北村紧邻大汊湖——鄱阳湖越冬候鸟栖息的重要湖泊。每年来这里越冬的各种候鸟,都在四五万只以上。
2003年冬天,热爱采茶戏的陶学荣得到村里的支持,用筹集到的4万元把村里的20余名戏曲爱好者组织起来,成立了南昌西门采茶剧团。2004年,陶学荣和演员们开始在当地巡回演出。那年,剧团不仅还清了负债,添置了一些新设备,还攒下了剧团声誉。记者得知,在新建县举办的第二届农民业余剧团比赛中,西门采茶剧团的小品《保护候鸟人人有责》获得二等奖。
获奖后,剧团利用农闲时间远赴鄱阳湖周边的永修、星子、都昌等地巡演,进一步增强了湖区百姓保护候鸟的意识。“演员中有许多是当年的捕鸟队员,现在做起了义务护鸟员。用戏曲方式教育村民,老百姓都很爱看呢!”陶学荣说。(记者 刘芝毅)
“我们只有保护好候鸟,保护好鄱阳湖生态,才能守住这绿水青山,才能真正守住这造福子孙的金山银山。”陶学荣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