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进津三年,有效改善本市城市水生态环境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本图由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提供)
津滨水厂工作人员对引江水质提前检测
曹庄泵站、西河泵站运行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
西河原水枢纽泵站管理人员正在调试泵站控制机柜
3年,1096个日夜,23.7亿立方米长江水自南向北源源不断奔涌而来,24项水质常规监测指标始终在地表水Ⅱ类标准及以上,全市14个行政区、910万市民喜饮甘甜的长江水。
江水进津呈现六大效益
一是大大缓解了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天津是资源型缺水的特大城市,属重度缺水地区。引江通水前,城市生产生活主要靠引滦调水解决,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要靠天吃饭,地表水利用率接近70%,远远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引江通水三年来,天津新增城市供水量23.7亿立方米,供水区域覆盖中心城区、环城四区、滨海新区、宝坻、静海城区及武清部分地区等14个行政区,也就是说,除了北部的蓟州区、宁河区,基本上实现了全市范围全覆盖,910万市民从中受益,天津的水资源保障能力实现了战略性突破。特别是,2016-2017调水年度,本市引江实际调水量达到10.29亿立方米,不仅大大超出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给本市分配的年调水量8.6亿立方米,同时占本市外调水供水量的82%,有力地支撑了本市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有效提高了城市供水保证率。引江通水前,天津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城市生产生活主要依靠引滦单一水源,有很大的风险。引江通水后,天津在引滦工程的基础上,又拥有了一个充足、稳定的外调水源,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等经济发展核心区实现了引滦、引江双水源保障,城市供水“依赖性、单一性、脆弱性”的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城市供水安全得到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三是成功构架了城乡供水新格局。引江通水前,本市供水格局为城市以引滦为主,地下水作补充,辅以再生水和海水淡化水,引黄济津作应急;农村农业生产以当地地表水、入境水为主,地下水做补充,农村生活以地下水为主。引江通水后,构架出了一横一纵、引滦引江双水源保障的新的城市供水格局,形成了引江、引滦相互连接、联合调度、互为补充、优化配置、统筹运用的城市供水体系。
四是有力改善了城市水生态环境。由于水资源短缺,生态用水长期得不到补给,引江通水前,天津河道大多断流、河湖水域面积萎缩,河道水质难以保证。虽然近年来实施了多轮治理,水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但由于环境用水长期得不到补充,水环境无法得到根本的转变。引江通水后,城市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得到有效补给,替换出一部分引滦外调水,有效补充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同时扩大了水系循环范围,促进了水生态环境的改善。三年来,中心城区环境水质明显好转,4条一级河道共8个监测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V类水,实现100%达标。
五是有效促进了地下水压采工作。天津是重度资源型缺水城市,地下水曾是最为可靠的供水水源之一,历史上开采量最高曾达到10亿立方米。近年来,随着地下水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地下水超采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开采量持续下降,但由于多年超采,地下水仍处于超采状态。按照《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2014年8月,市政府批复了《天津市地下水压采方案》;市政府办公厅也印发通知,重新划定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区域范围,要求引江通水后更加严格管理地下水。引江通水以来,天津加快了滨海新区、环城四区地下水水源转换工作。加快了地下水压采进程,2016年本市深层地下水开采量降至1.76亿立方米,提前完成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中明确的“天津2020年深层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2.11亿立方米”的目标。
六是对口协作在水源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来自丹江口水库的长江水,70%源自汉江及汉江的支流丹江,流域的陕南汉中、安康、商洛三市人民为一江清水永续北送作出了巨大贡献。按照国务院《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对口协作工作方案》,作为受水区的天津,与陕西省商洛市、汉中市、安康市水源区的28个县开展对口协作。2014年,本市印发了《天津市对口协作丹江口库区上游地区工作实施方案》,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10.2亿元,共实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脱贫攻坚等扶持建设项目185个,对于提高当地水涵养功能、保护水质安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改善民生等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不断提升合作方式,分别举办了天津对口汉中、商洛、安康三市的经贸合作系列活动,共签署医药、旅游、矿产开发等合作项目53个,签约金额达260亿元。
9项配套工程建成投用
2006年6月,结合城市路网建设,本市在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各省市中率先启动配套工程建设,并按照配套工程与干线工程同期建成、同时发挥效益的原则,积极有序地推进配套工程建设。截至目前,直接承接引江水的10项引江输配水工程中9项已建成投入使用,1项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工程质量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单元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安全生产始终稳定受控。
其中,已建成生效的9项工程包括:
1.中心城区供水工程。主要功能是通过西河原水枢纽泵站向中心城区的芥园、新开河、凌庄三大水厂输送引江原水,实现中心城区引江、引滦双水源保证。全长8.5公里,设计流量27立方米/秒,2010年底完工。
2.滨海新区供水一期工程。主要功能是将引江原水输送到滨海新区,实现滨海新区引滦、引江双水源互补,缓解城市与农业、生态用水的矛盾。起自天津干线末端出水口,终点到津滨水厂,分为曹庄泵站工程和管线工程两部分,全长36.43公里。已与干线工程同步发挥效益。
3.滨海新区供水二期工程。起自津滨水厂分水口,终点到北塘水库,全长36.863公里。主要功能是将引江原水输送到滨海新区,实现滨海新区引滦、引江双水源互补,缓解城市与农业、生态用水的矛盾。已与干线工程同步发挥效益。
4.曹庄泵站工程。包含在滨海新区供水一期工程内,已与干线工程同步发挥效益。
5.西河原水枢纽泵站工程。主要功能是向市区新开河水厂、芥园水厂和凌庄水厂输送引江原水,实现中心城区引滦、引江双水源互补,供水规模225万立方米/日,2014年汛后已与干线工程同步发挥效益。
6.西河泵站至宜兴埠泵站原水管线联通工程。主要功能是将引江原水输送到新开河水厂,有效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全长11.7公里,输水能力110立方米/日。2014年汛后已与干线工程同步发挥效益。
7.引江向尔王庄水库供水联通工程。主要功能是将引江水向北输送至尔王庄水库,通过尔王庄枢纽覆盖除蓟州区以外的引滦供水区,供水余量可相机补库,可实现引江或引滦供水工程发生突发事件被迫停水情况下,互为应急切换水源。该工程2017年4月投入使用,多次向北部地区输送引江水,真正实现了本市引江、引滦双水源互通。
8.北塘水库完善工程。主要功能是调蓄本市引江来水的不均衡性,保证引江特枯年份本市引江、引滦两水源切换期间滨海新区供水安全。2015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
9.北塘水库维修加固工程。主要功能是恢复北塘水库蓄水运行安全条件,切实发挥调蓄、备用和引供水作用。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
这些工程让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宝坻、静海城区及武清部分地区等区域实现了引江、引滦双水源覆盖,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
基本完成主体的1项工程:王庆坨水库工程,主要功能一是引江、引滦水源切换备用,遇南水北调总干渠事故检修停水时,保证水源顺利切换;二是调节引江来水的不均匀性,保证城市供水流量稳定。一期设计总库容2000万立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8.59亿元,占总投资的98%,围坝回填已基本完成,年底将完成水库主体工程建设,建成后可显著提高本市城市供水保证率和中线断水事件应对能力。
此外,引滦输配水扩建工程中,还建成了尔王庄水库至津滨水厂供水工程,实现了滨海新区供水引江、引滦双水源保证;正在加快实施宁汉供水工程、武清供水工程,进一步扩大引滦供水覆盖范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标准化管理确保供水安全平稳
通水以来,按照“初期安全、中期规范、远期精细”的管理思路,紧紧围绕引江安全供水中心任务,本市不断完善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体系,保证了三年来引江供水系统整体运行平稳、水质良好。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为管好南水北调工程,用好来之不易的引江水,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运行管理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整合过程,为工程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组织保障。2014年,本市成立了南水北调调水运行管理中心、王庆坨管理处、曹庄管理处、北塘管理处等4家运行管理单位,专职负责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运行管理工作。2015年11月,天津水务集团正式组建,上述4个管理处和本市配套工程项目法人──天津水务投资集团以及引滦入津工程3个管理处和市自来水集团整建制划入新组建的水务集团。水务集团设立供水运行管理中心,负责包括引江在内的供水调度、水质、区域计量、防汛、工程运行、客户服务、营业、业务考核、水质中心等工作,原有4个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管理处重新整合,新成立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引江市区分公司和引江市南分公司,分别负责向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输送引江水的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
二是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体系。结合运行管理工作实际,陆续建立了涵盖巡视巡查管理、安全生产管理、项目日常管养和维护等各个方面的16项专项管理制度,编制完善了工程抢险、安全度汛和突发事件处置等3项应急专项预案及防控制度,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体系,为严格规范管理流程和行为提供了统一标准。
三是切实做好维修维护和巡视巡查。及时维修养护泵站、管线、水库等,保证设施设备运行稳定。通过日常维修及专项工程实施,本市投入运行的配套工程设施设备完好率达到98%以上、输水保障率达100%。自行研发了南水北调工程巡视巡查系统,通过GPS定位系统,规范巡查路线和巡查频次,实现现场问题第一时间发送管理部门、第一时间会商解决。累计共出动巡视巡查车辆1515车次、巡视人员3995人次,行驶里程12.95万公里,有力保障了工程设施安全运行。将水环境保洁常态化与日常巡查相结合,每天打捞调节池、水库漂浮物,不定期组织集中清理水环境,累计清除杂物杂草70多吨,保证了引江水质安全。
四是不断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印发实施9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工程、水质、运行和人员“四个安全”。
此外,在法制建设上,本市还划定了天津干线水源保护区范围,出台了配套工程管理办法,并在《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条例》里明确要求实行包括引江在内的引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
科学谋划构建水资源保障大格局
下一步,市水务局、市南水北调办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市委第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构建全市更高水平的水资源保障大格局和完备的工程体系,加快推进引滦扩建输配水工程建设,扎实做好南水北调各项工作,推动南水北调发挥更大效益,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一是着眼于建设美丽天津的用水需求。结合天津的水资源特点,统筹研究引江中线、引滦入津、引黄济津、未来引江东线水源的配置,加强调水工程互联互通研究,构建全市更高水平的水资源保障大格局和完备的工程体系。近期结合引黄济津调水线路,研究东线二、三期工程建设思路,配合水利部做好东线后续工程前期工作。编制完善《北大港水库功能提升工程规划》,启动北大港水库功能提升工程,完善北大港水库的城市供水调蓄功能,同时提升水库的生态湿地功能。
二是做好引滦扩建输配水工程建设。2018年,计划安排配套工程投资11亿元,全面建成武清供水工程、宁汉供水工程,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单元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努力减少一般安全生产事故,力争无亡人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快推进已完工程验收工作,及时形成固定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是确保完成引江调水任务。科学调度引江、引滦水源,完成2017-2018年度引江调水任务,扩大引江水源供水覆盖面,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的综合效益,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四是全面做好运行管理和水质保护工作。进一步细化、完善配套工程运行管理制度体系,加大运行监管力度,全面启动工程巡视巡查系统,实现工程运行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引江供水应急保障体系,优化应急处置流程,构建完善的应急预警与处置工作机制。加强水质监测,确保水质安全。
五是加大力度做好地下水压采工作。严格地下水审批管理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超采区内禁止工农业生产及服务业新增取用地下水,新批取水项目一律进行水资源论证,2018年计划压采地下水200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