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计算候鸟数量。
“原来我们都怕鸟吃鱼受损失,会把鸟赶到别的湖里。现在湖里有鸟就有奖,我们就留住它,慢慢放水让它吃鱼,现在鸟越多我们越高兴。”这是12月27日上午,南昌市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湖面承包人的心声。
27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点鸟奖湖”活动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山保护站举行。通过第三方点算湖面候鸟数量,对湖面承包人进行奖励。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点鸟奖湖”的举措解决了渔业生产与候鸟栖息的矛盾,维护了候鸟的生态环境。
南矶湿地地处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飞线路上的重要节点,区内10多个季节性子湖泊是众多濒危候鸟的重要越冬地。2002年到2012年,每年有包括白鹤、天鹅、大雁等近90种、10多万只候鸟来这里越冬栖息。然而,捕鱼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避免鱼虾被候鸟吃掉,渔民经常采取各种方式驱赶候鸟,使候鸟保护和渔民利益难以兼顾。
为解决“人鸟争食”的矛盾,经过多年的摸索,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决定采取“点鸟奖湖”的措施,在特定的时间内到报名参与的渔民承包的湖区内,清点候鸟数量,按不同种类候鸟的奖励标准给予补贴,让候鸟的越冬质量与渔民的个人荣誉和利益挂钩,激励湖泊经营者关心候鸟保护,营造安全的候鸟栖息环境。
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胡斌华说:“我们和渔民约定了一个奖励的方案,他经营管理的湖泊里面的水鸟数量越多,我们保护区给他的奖励也就会越多,核心就是要体现鱼鸟共赢,保护和生产合作共赢。通过这项活动,保护区和承包湖面的渔民、渔民与候鸟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今年已经是第四届点鸟奖湖,我们希望让环境越来越好,候鸟越来越多。”
经过为期一天的精心测算,共清点越冬候鸟11.8627万只,兑现补贴资金18.8546万元。其中,渔民黄顺生所承包的5000亩南深湖湖面上共有白鹤、天鹅、大雁等各种候鸟5631只,根据政策,他这次将拿到2万多元的奖金,名列第一。
随着“点鸟奖湖”活动的开展,不仅给越冬候鸟留住了面积更大、时间更长的栖息水面,还增强了渔民爱鸟护鸟的环保意识。目前,南矶湿地保护区已有16万亩湖面纳入到“点鸟奖湖”。参与此次活动的世界自然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蒋勇表示,南矶山这种人与渔业资源利用与鸟类保护的冲突,在我国湿地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南矶湿地保护区管理局的“点鸟奖湖”,能够有效地在渔民生产跟鸟类栖息和湿地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践行生态文明的具体举措,是社区共管、人鸟双赢,湿地补偿乃至生态补偿模式的一种新型的探索。 (记者蔡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