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我省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正式通过竣工验收,这标志着该工程正式全面运行。据介绍,这一工程正式全面运行后,赣江下游南昌防洪标准提至200年一遇,赣东大堤的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年均可减少洪水带来的损失达7.5亿元;多年平均发电量11.44亿千瓦时;改善上游航道77公里;可为下游32.95万亩农田提供可靠的灌溉水源。
记者了解到,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初期运用以来,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据介绍,2015年、2016年和今年,已对12次中等洪水进行了拦蓄,发挥了较好的水库蓄、滞洪水的作用。电站9台机组已于2015年3月全面投产发电。截至今年12月20日,累计发电30.03亿千瓦时,创造发电经济效益12亿元。枢纽通航效益明显。2013年2月28日,船闸首次临时通航成功,船闸正常每月28日组织一次船闸通航。截至目前,已开启船闸162次,387艘船只通过。水资源调配也取得实效。2013年11月上旬,针对赣江下游水位持续走低的情况,省防总及时调度峡江水利枢纽加大泄洪,增加河道流量,有效缓解了下游旱情。据介绍,已开工建设的尾工项目将确保2018年6月底完成。(记者宋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