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洼,千里淮河的主要行蓄洪区,自1953年王家坝闸建闸以来,共蓄洪15次,反复化为一片汪洋。蒙洼人,一次次忍痛看着洪水肆虐自己的田地、家园,用无私奉献书写了感动中国的“蒙洼精神”。水,深深影响着蒙洼人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情怀。
恨水水不走。
冬日的午后,阳光给蒙洼蓄洪区内的郑台孜庄台罩上了保温层,暖和和的。坐在庄台南边楼房前晒太阳的郑继超老人,眼光掠过庄台前连片的蔬菜大棚和青葱的麦苗,投向远处的淮河大堤。
“破堤的情形永远都忘不了,水一放进来,眼前这田地就都淹没了,庄台就成了‘孤岛’。 ”谈到水,1948年出生的郑继超一下子陷入到回忆中。他说,早年,庄台没现在这么高,有时候水把庄台上的人家都淹没了,家里的物件、家畜等也常常被大水洗劫一空。他以前睡的床,都是板凳上放块板搭成的,“水冲走了不心疼”。
自郑继超记事起,淮河洪水多次涌进蒙洼蓄洪区,庄台人被迫一次次搬离家园。 “好家架不住三搬。 ”郑继超说,庄台人生活就像浮萍,随淮河水浮浮沉沉,始终没有大的改善。许多人家连生活器具都不敢置备,“怕大水来了就没了。 ”
“大干苦干加油干,一场大水都完蛋。 ”郑继超叹息着念了句当地顺口溜。在他看来,虽然近年来淮河安澜,但许多蒙洼人打心底里畏惧水,不能发展、不敢发展、不愿发展。
90多公里蓄洪堤围成的蒙洼蓄洪区,与围堤外的发展差距显而易见,区内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老百姓收入低,生活条件差。蒙洼行蓄洪区被列为我省的深度贫困地区。
盼水水不来。
与郑继超等老一辈人不同,“80后”郑金才关注的是庄台上吃、用的水。郑金才告诉记者,之前庄台没水塔,大家吃、用河水,不方便、不卫生。后来,庄台上挖了深井、建起了水塔,水管接到了家里,但水质不如城里的自来水,水压也不够。
郑金才家的客厅里,摆放着桶装纯净水。郑金才告诉记者,近两年,他迷上了茶艺,但“庄台井水没法泡茶,只能用桶装水”。郑金才白天在镇上的一家饭店里当厨师,晚上才回郑台孜庄台。让他郁闷的是,由于集中供水水量不大、水压低,家里虽然装了热水器,但冬天洗澡很不方便。对此,记者也有体会,晚上在庄台住户二楼的卫生间洗澡,打开淋浴喷头,热水顺着喷头管倒流,记者被冻得直哆嗦。
打算办庄台农家乐的郑应友也为此苦恼。 “客人住下了,晚上没法洗澡肯定不行。”郑应友虽然在家里安装了一个增压装置,但效果不是很好。往后,庄台用水量越来越大,可能会出现供水不足的情况,这会影响农家乐的生意。
事实上,不仅是水,交通、电、网、医疗卫生、教育等都是庄台的“短板”,都影响了庄台人的生活、制约了庄台的发展。当地干部坦承,补齐这些“短板”还需时日。
活水水生财。
“无论是赶水走,还是引水来,关键都要靠自身发展。”蒙洼人摸清了水的脾性后,开始大力发展适应性产业。
“春节前卖,能挣五六千元钱。 ”贫困户赵寿山看着自家的1亩多地香葱,心里估摸着。郑台孜庄台上许多人家在蓄洪后退水时会准备好绿豆种,等水不到一尺深的时候种进去,往往能有个好收成。收了绿豆后,紧接着种上香葱,赶在下次汛期前收获。赵寿山说:“这叫‘水退一尺,人进一步’。 ”
“水经常打咱的主意,咱也要打它的主意。 ”在杭州打工多年、见过世面的乔娜,前不久花50多万元盖起了一栋3层小楼,准备开“河鲜小馆”。“庄台四周的河、塘里有鱼、虾,可以利用这些做河鲜,吸引游客来品尝。 ”乔娜美滋滋地描绘着自己的“创业梦”。
“水里淘金不是梦。 ”王家坝镇镇长余海阔告诉记者,有家庭农场主已流转了郑台孜庄台附近的几百亩地,搞稻虾共生高效种养,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这将带动“乔娜”们共同发展,一起把蒙洼的适应性产业做大。
庄台人现在很爱惜水。郑台孜庄台在全镇率先建成了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大家都积极开展厕所改造等,保证排入周边河、塘的水能达到污水二级排放标准,“只有水好,咱才能种出‘绿色蔬菜’、养出‘生态鱼’,才能吸引更多人来庄台旅游……”
水,曾给蒙洼人带来噩梦;如今,正滋养他们的希望!(朱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