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时代周报》1月4日文章,原题:中国在非洲有着敏锐感觉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非洲寻求发展,这也悄然地改变着这个大陆的历史。据估计,已有上百万的中国人因为不同的目的来到非洲。
在外界看来,中国人往往具有伟大的开拓精神。30年的经济疯狂增长让他们学会如何对付不确定性,并懂得:最大的风险潜藏着最大的机会。企业家也了解非洲市场,提供正确的产品。虽然“德国制造”在非洲很受欢迎,但通常过于昂贵。许多德国企业家甚至认为非洲是战争和饥饿的大陆,而不是投资机会。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对商机的敏锐嗅觉。
在与非洲的经济联系上,中国已成为非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15年,中非贸易总额达1880亿美元,是非洲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的3倍多。
除了注重与非洲的商业合作外,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在推行适度的软实力战略,例如在非洲建立孔子学院。有意思的是,私营企业家也开始接管这一原则。在内罗毕的一个贫民窟,中国公司在当地发生火灾后分发了援助物资。这些都有助于中国人摆脱追逐利润的形象。如有必要,企业家还会适应所在国的国家战略。
作为非盟的所在地,亚的斯亚贝巴由中国建造的新非盟总部附近,不少中企的办事处已经落户。非盟外交人士对此十分欢迎并表示,(进入非盟总部)只有两个国家的人不需要预约,一是当地埃塞俄比亚人,还有就是中国人。如今,中国的华为等电信巨头在非洲建立了大量的数字网络。作为“新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中国正在建设港口和铁路。“非洲之角”吉布提也有了中国第一个海外军事基地。
非洲也让中国企业能够迅速成长为全球化的参与者。据估计,中国在非洲有上万家企业,也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提供新产品和振兴经济。不少非洲国家也在遵循中国模式改善国家的经济。无论成功与否,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国人在非洲大陆的发展给彼此都带来了新的机遇。(作者安吉拉•科克里茨,青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