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红帽子村村民李广忱家的母猪又下了10只猪崽,存栏猪“添丁”至18头。李广忱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去年6月9日,一场大火将李广忱原本清贫的家烧得精光。这时,村党支部书记的一句话“有党,有集体,不用怕”,让他倍感温暖。3个月后,帮扶单位助他盖起了3间房,又送来了12只羊和2头猪……
“贫困户家的事就是我的事,帮贫困户脱贫是我的责任。”在辽西北脱贫攻坚第一线,这句情真意切的话常常挂在扶贫人的嘴上,既温暖了人心,也鼓舞了士气。
作为全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辽西北脱贫事关我省脱贫攻坚的大局,事关我省贫困人口能否如期和全省人民一起实现全面小康。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朝阳、阜新、铁岭三市聚焦优势,在产业、精准和党建三个方向齐发力,破解脱贫难题,取得显著成效。
多点发力推进产业扶贫
阜新市彰武县北甸子村十年九旱,这里贫困户众多。“看人家养牛挣钱,我也想干。可我没本钱,干不了。”回忆当初的窘境,村民陈桂香下意识地连连搓手。受益当地“政银保”金融扶贫支持,她用20万元银行贷款买牛加入了村里的养牛产业合作社,走上了富裕路。
贫困问题,最终要通过产业发展来解决,这是辽西北扶贫工作的共识,为此,各市县探索出多种切合当地实际的产业扶贫模式。
在朝阳市建平县下窑沟村,村民李海生家的大棚里绿意盎然。他感慨地说:“一季柿子和一季豆角的收益,赶上种一亩地了,好好干不可能富不起来。”
这样的大棚在下窑沟村共有732栋,棚菜产业园已成规模。村里还为36户贫困户建起冷棚小区,专攻蔬菜供应的断档期,凭借棚菜收益,贫困户人均分红超千元。
发展扶贫产业园,是建平县推行产业开发与扶贫脱困有效对接的着力点。目前,全县立足特色种植、规模养殖、生态观光三大产业板块,在31个乡镇场建起了49个扶贫产业园,带动贫困人口10125人,实现了有创业愿望的全扶持、有劳动能力的全就业、无劳动能力的全入股。“没有产业的支撑,脱贫成效很难持续,我们发展产业园就是为了给贫困户增加稳定的收入。”建平县扶贫办主任赵全军说。
同样是发展种植产业带动脱贫致富,阜新县走出了另一条路子: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阜新县各力格村在“党支部+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基础上,由村里注册商标,建加工厂、建冷库、搞电商,通过抢反季市场、全网销售,以及深加工薯条、薯粉等,不断延长产业链条。仅一季红薯村里就卖出240万元,其中六成销售收入来自于电商渠道。
在铁岭,按照“乡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目标,培育了一批能够带动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使贫困户通过直接参与生产或收益分红,最终走上脱贫之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立足产业扶贫,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规模,有效保障了扶贫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精准施策,突破“造血”功能障碍
不久前,在铁岭市铁岭县鸡冠山乡政府一间会议室里,产业扶贫分红大会正在热闹地举行。40位建档立卡贫困户代表分别领到500元至1000多元的分红。
鸡冠山乡突出“一村一策、一户一案”,以精准扶贫为抓手,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让贫困户每年最低分红标准不低于500元。副乡长李向荣说:“我们这里山多地少,通过挨家征求贫困户意见和多方调研,最后选定种植软枣子和黑果花楸,并根据贫困家庭人口差别设计了分配方案。”
“精准”不仅要印在脑子里,还要落在行动上。驻村一年以来,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沟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李高峰感受深刻:每个贫困户都有不同的致贫原因,只有找到共性并通盘兼顾,才能“对症下药”,选对脱贫方向,拔掉穷根。
梳理出东沟村的一个个问题后,工作队帮村里引自来水、硬化道路、修建节水灌溉设施和光伏电站,建起500头规模的养牛场,引导村民栽种耐旱杂粮……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有了造血功能,东沟村的发展一步步走上正轨。
精准扶贫,还体现在扶贫实践中的自我调整、修正和完善。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镇党委副书记赵立军告诉记者,在回访检查时,他们发现向个别贫困户发放的“扶贫羊”有被喂死的现象,于是迅速调整策略,在村子里寻找致富能力强且有奉献精神的带头人,实施集中养殖,并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减少了扶贫资源的浪费。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抓牢‘精准’这条主线,把‘精准’贯穿于扶贫的全过程,才能破除‘造血’的功能性障。”赵立军说。
辽西北各市县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精准谋划施策,使扶贫脱困取得明显成效。
朝阳市针对贫困户因病致贫比例高达62%的现实,自2017年6月起全域实施了精准健康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看病住院零负担,按住了贫困户脱贫的“失血点”,累计“健康扶贫”2.86万人。
阜新市大力开展土地确权和“三权分置”工作,通过土地面积实测,为阜新、彰武两县村集体核实新增土地面积4万多公顷,使之成为集体资产,并进行市场化运作形成收益,增强了推动脱贫攻坚的经济实力。
铁岭市西丰县大力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开展“三带一富”活动,被确定为全国贫困村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9种示范模式之一,并向全国推广。
“没有党员领路,我们哪能脱贫致富”
在辽西北多地基层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了一个共性特征:凡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好、脱贫致富快的村庄,都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都有一支能打硬仗的党员队伍。
阜新县东红帽子村贫困户王志新患病,儿子在外地务工,家里的责任田没有能力耕种。同村党员张成主动包下了王志新家的农活。“水一口不喝,钱一分不要,他就是我心目中崇高的党的形象。”王志新激动地说。
村里另一位党员王广辉自己流转土地搞特色种植并建起了加工厂,常年需要80名劳动力,都是优先安排贫困户。
一个好的基层班子,常常能调动资源和凝聚力量。彰武县北甸子村进入脱贫攻坚关键时刻,村里号召养牛大户王辉、李万权为贫困户提供贷款担保和技术支持,带动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两人两批次带动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实施养牛项目,并承担了病、死牛损失,贫困户户均收益达4.98万元。陈桂香是其中一户,她感动地说:“我现在贷款已经还完,还赚了7万元,如果没有集体、没有党员领路,我们哪能脱贫致富啊。”
省委组织部帮扶建平县二道河子村之前,这里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工作队进村后全面入户走访调研,结合村情民意,一手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手抓强化党建,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村党支部书记孟庆军说:“村里想将种植低效玉米调整为种植酒高粱,但村民不理解,我们请来专家讲种植技术,找经纪人订收购协议,最后还是村干部和党员纷纷带头试种,才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
朝阳市狠抓基层班子队伍建设,对7个县(市)区中的6名扶贫办主任进行调整,新配备的扶贫办主任全部具有扶贫一线工作经历;调整村班子185个、村干部267名,撤换村党支部书记118名,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的常态化机制。
阜新市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的引领作用,通过组织实施“党建+精准扶贫”工程,不断充实乡镇一线扶贫工作队伍,专门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热心造福群众的优秀党员干部,充实进村“两委”班子,并先后选派202名机关优秀党员干部到贫困村,帮助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铁岭市一方面加强村“两委”建设,选好用好脱贫致富带头人;一方面坚持典型引路,及时推广精准扶贫经验。
以党建引领强化扶贫脱困的核心战斗力,靠产业支撑巩固扶贫脱困的可持续发展,从扶贫扶志扶智入手精准施策,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辽西北终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省人民一道共同步入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