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催生高铁生态新区的加速布局”“城市更新就是强化南昌市工业遗产保护”……1月8日,南昌市政协十四届三次联组会议上,政协委员们从自己的专业角度,为“加强南昌城市更新”建言献策。
据了解,去年南昌市共实施城市建设重大重点项目59项,全年累计完成投资约211亿元,今年南昌则推进“一江两岸”、原省政府周边地区、“揽山入城”、高铁东站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设计,加快南昌城市更新。
将罗家镇全域纳入南昌“总规”
1月6日,新华社一则《昌景黄高铁获批》的消息,让南昌东站落户青山湖区罗家镇成铁板钉钉。
罗家镇,是南昌城市的“东大门”,在《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确立南昌市实施“东拓、南延、西进、北控”的空间发展战略,西和南的红谷滩新区、朝阳新城、九龙湖新城等相继拔地而起获得大更新大发展之时,“东拓”默默无闻。
正是看到南昌城市“东大门”较长时间以来的发展“短腿”,南昌将高铁东站定位于罗家镇天祥大道附近,并将地铁二号线重新延伸至罗家镇,南昌城市“东大门”即将迎来“双铁时代”城市更新的大变革、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青山湖区住建局局长胡国华认为,这是城东更新的开始,未来就是城东高铁新区。他建议,一是以南昌东站建设为契机,大幅调整罗家集地区的城市建设规划,将罗家镇全域范围都纳入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解决城“东大门”不城不乡、半城半乡的问题。建议设立“高铁生态新区管委会”,将麻丘镇、武阳镇、八一乡划转给“高铁生态新区管委会”管辖,最大限度地实施南昌“东大门”城市更新和迎接城东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到来。
“当前,南昌市城市化率已达到73%,进入逐渐缓慢发展的阶段。”南昌市政协委员童华表示,由于土地空间资源有限,城市建设对其消耗却在日益增加,且人口老龄化不断增多,对老旧社区的适老化改造需求不断加大,城市更新要从增量建设转变为存量治理,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其建议,加强城市重点修补区域的城市设计,增加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并与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等专项规划衔接。
守住城市文化命脉
南昌市曾经分布着丰富的工业遗产,如洪都机械厂、江西华安针织厂、江西纺织厂、七里街发电厂、江西油脂化工厂、江柴、江纸等等。但是在城市发展“退二进三”的进程中,许多老工业区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大量工厂停产搬迁,房地产开发随之跟进,许多有价值的工业遗产正面临不可逆的拆毁,大量珍贵档案正在流失,宝贵的工业遗产正以不可想象的速度消失。
“城市更新要保留好这些工业遗产,它们是南昌市工业文明和现代工业进程的见证,是南昌宝贵的文化资源。” 来自南昌工商联界别的委员任玉玲表示,由于南昌工业遗产点多、面广、量大,财政投入显得单薄,资金规模、来源等有待拓展。建议南昌把城市更新和工业遗产保护与传承结合起来,在满足经济快速发展下人们逐渐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又能够较好的守住城市文化命脉。
“强调城市的更新不仅在于功能的进阶,同样要关注到人文体验的提升。”上海建工集团江西公司工会主席胡剑锋认为,从上海的情况看,城市更新主要以旧城改造和工业区改造为主。工业建筑见证了南昌近现代的城市变迁,在旧工业区更新中应以产业空间调整为契机,注重功能置换型改造,推动城市功能的分区和重构。注重工业遗产的整合和保护,更新工业厂房,可以激发城市活力。
前瞻解决上下学拥堵难题
“上下学时间,中小学幼儿园门前整条路,接送孩子的车总是把车道占得满满的。这是个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难题。”来自民盟界别的委员李佐奇,认为更新城市,就是更新理念,破解中小学校门口上下学拥堵停车难题。
据了解,南昌市在2016年初提出的开展停车场建设三年专项行动,南昌市将加快建设、恢复、划定一大批停车场,每年城区新增社会停车位不少于15000个,三年累计新增社会停车位不少于50000个。
“南昌的决心和投入不可谓不大,如何统筹协调配置和使用好已有和新建的资源,相关单位应认真思考并将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付诸实施。” 李佐奇说,应结合南昌市正在开展停车场建设三年专项行动,对于新建学校和老校改建出台“班级车位比”的达标规定。他举例说,南昌二中红谷滩绿茵路校区,2006年建成搬迁,刚到新址,鲜有拥堵,仅仅十年,当黄家湖立交通车后,学校周边绿茵路和碟子湖大道成了交通要道,拥堵便成了家常便饭。
“当年在学校建设时,由于对城市发展规划认识不足缺乏前瞻,花了几百万元拖土方填大坑,红谷滩新区政府现在又花费300多万元,在仅一墙之隔的羽毛球馆建立体车库。如果当年有新城市建设发展理念,用这些钱建了地下停车库今天这里拥堵的局面就不会出现,而现在许多新区新的学校建设还在重复南昌二中的故事。” 李佐奇认为,虽然新建的学校大都建有地下停车场,但都只考虑了教师停车问题,却忽略了与老百姓紧密相关的上下学车辆拥堵问题。建议相关部门领导对城市建设和发展要有前瞻性,特别是要优先考虑解决人口密集、交通流量日常性爆发,市民感受强烈的中小学校门口上下课拥堵停车难题。(记者 余红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