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时节,天寒地坼。一大早,陕西扶风县城关街道黄甫村村主任鲁锁侠冒着严寒,看望帮扶贫困户田恩一家。田恩本人已经76岁高龄,老伴73岁,40多岁的儿子曾在车祸中留下三级伤残,田家是村里典型的无劳动能力贫困户。
村里像田家这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共有15户,经多方打听、实地考察,鲁锁侠决定流转57亩土地种植雪桃,吸纳无劳动能力贫困户进入合作社参与分红。当听到年底前将获得1000多元的土地流转分红时,田恩老人不禁眼圈发红:“谢谢,谢谢……”
在黄甫村,有能力的党员帮扶贫困户已成共识。“村里58名党员,有48名结对帮扶,去年脱贫了82户。”鲁锁侠说。
如今,扶风县像鲁锁侠这样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脱贫攻坚战一打响,县里就组织了18个驻村工作队和142个县级部门单位、3062名帮扶干部对160个行政村进行结对帮扶,确保扶贫力量精准到村到户。目前,全县2950名有帮带能力的党员与8850户贫困户结成对子,3300户贫困户通过帮带已经脱贫。
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的扶风县,是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何凝聚人心,形成脱贫攻坚合力?扶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县160个农村党组织和8500余名农村党员中,广泛开展以“一个支部发展一个特色产业,一个党员结对帮扶一户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党建领航“脱贫增收1+1”行动。
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支撑。扶风县县长齐军建介绍,为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县里出台奖励扶持办法,推出产业扶贫“菜单”,由贫困户结合实际“点菜”,激发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近年来,扶风精心打造沿乔山杂果经济林、沿关环线优质苹果等5条产业带。
“东奔西跑,不如种2亩核桃。”段家镇青龙村康龙合作社负责人王争蛇深有感触。这位朴实的西北汉子从2008年开始试种核桃苗,尝到了甜头。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由种植大户牵头,陆续成立了14个苗木合作社,采取统一购种、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四统一”模式,已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核桃苗木1.3万亩,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青龙村第一书记苟建宝介绍,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全村有帮扶能力的30名党员结对帮扶41户贫困户,针对16户无劳力贫困户采取“互助托管收益分红”方式,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去年以来,全村共争取产业扶贫资金38万元,落实贫困户育苗472亩,亩均增收5000元以上。
而今,扶风量身制定产业发展脱贫措施,通过托管经营、挂靠帮带、电商扶贫、能人引领等8种产业扶贫模式,确保村村有产业、户户有措施。目前,全县共落实扶贫产业专项资金6252万元,帮助贫困户发展苹果、猕猴桃、黄金桃等3.2万亩,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83.75%。
如何确保脱贫不返贫?答案在于“输血”同时更“造血”、扶志。扶风通过“扶思想、扶志气、扶技能”等方式,重塑“造血”功能,拔“穷根”、治“贫病”。全县广泛开展脱贫集中宣讲活动,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专家巡回田间地头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宣讲果树种植、畜牧养殖、苗木繁育等技术;遴选113名包联干部进村入户,宣讲扶贫政策,并组织扶风主动退贫第一人王喜玲、自强不息创业先锋王小刚、身残志坚“面大叔”权宽勋等典型走到群众身边,讲脱贫故事,激发贫困户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
“党建扶贫,成效明显。全县通过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开展机关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等措施,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扶贫更精准也更有效。”宝鸡市委常委、扶风县委书记周宇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