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河北 » 正文

全球报道:乡村振兴,小核桃要有大作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10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  近日,国家扶贫龙头企业——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核桃深加工基地分选车间员工在岗位上工作。记者赵永辉摄  进入三九,天气寒冷,但在临城海拔800多米的五龙山上,郝庄镇皇迷村的人们每天却都忙出了汗,他们
原标题:乡村振兴,小核桃要有大作为

近日,国家扶贫龙头企业——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核桃深加工基地分选车间员工在岗位上工作。记者 赵永辉摄

进入三九,天气寒冷,但在临城海拔800多米的五龙山上,郝庄镇皇迷村的人们每天却都忙出了汗,他们正忙着给樱桃等果树施肥浇水。

“山上种的核桃、板栗、苹果、柿子、樱桃等果树,不仅让光秃秃的荒山披上了绿装,也让咱村民找到了脱贫致富路。”皇迷村党支部书记王振朝说,2012年治山以来,他们已累计开发荒山1.3万余亩种植果树。目前,全村233户800口人,年人均收入达4800元,村里1/3的家庭买了汽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临城这样一个山区县来说,生态既是优势,也是出路,我们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早日建成一个‘绿富美’的新临城。”邢台市委常委、临城县委书记宋向党说。多年来,临城持之以恒地发展以薄皮核桃、苹果、板栗等为代表的绿色生态富民产业,实现了山变绿、人增收。目前,全县发展经济林3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3.2%,农民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3.4%。

集中开发,荒山秃岭披绿装

驱车沿着五龙山的盘山路蜿蜒而行,只见层层梯田里的果树已然成林,偶有柴鸡在林间悠闲觅食。

车停半山腰,王振朝钻进路边的柿子林,再出来时,手中多了几个红灯笼似的小柿子,“山上板栗核桃早都收完了,摘几个柿子,可甜了,你们尝尝。”行至一处平地,一座白色厂房在树林里若隐若现。“那是我们用来储存柿子、苹果的冷库,去年5月修建,年底完工。今年年底再来,卖不掉的柿子就该进冷库了。”王振朝说。

看着五龙山一步步变为“花果山”,王振朝特有成就感。几年前,皇迷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落后村,对山体的过度开采,使当地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2011年,临城关闭了山上的采矿点,皇迷村迎来发展拐点。痛定思痛,该村决定整合资源集中开发荒山,从靠山吃山向护山养山转变。

“整合资源并不容易,争议焦点在于村里拿到的800万元尾矿治理补偿款。好多村民要求把补偿款直接分发到户。发钱大伙儿都省事儿,可这是一锤子买卖,不合算。”王振朝告诉记者,“我思来想去,主动将自家山地交给村里,又发动干部带头,村民们渐渐被感动,这才开始主动参与治山。”

在山顶的一处果树地,几个穿着厚棉衣的村民有的在挖沟、有的在浇水,有的在施肥。“我在锞源公司当果木管护工3年了,越干越觉得山上种树学问大。啥时冬灌,怎么施肥,不能蛮干,一切得按照技术章程来。”59岁的皇迷村村民王金平说。

“荒山开发光靠热情可不行,必须走专业化、市场化道路。”王振朝说,他与沙河一个忙着转型的矿老板谈拢,以股份合作的形式,与村集体共同成立临城县锞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行生产、经营、销售一条龙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公司雇佣200多名村民通过技术培训上了岗,还请了3个专业技术人员全程技术指导。“去年核桃、板栗等率先挂果,迎来了收获期。”

“临城属于太行东麓的浅山丘陵区,山区丘陵面积占八成以上。山地虽然很早就承包到一家一户,可由于开发投入大、见效慢,许多农民积极性不高。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临城县林业局党组成员刘荣军说,该县鼓励以大户承包、企业入股等多种方式进行荒山开发,并已形成了资本入股分红、大户承包等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结合果树种植,临城全县每年完成植树造林3万亩以上,越来越多土黄色的荒山被绿色所覆盖。”刘荣军说,目前,全县林地面积达51.5万亩,林业产值26亿元。

龙头带动,让百姓腰包鼓起来

日前,绿岭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张康又去了一趟县扶贫办,商议签订一项扶贫协议:该县1228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将每户1万元扶贫资金入股公司,每年享受10%的保底收入,年底分红。同时,绿岭公司为他们提供100个固定就业岗位。

作为李保国教授生前试验薄皮核桃技术的主要基地,绿岭公司一直不忘帮扶家乡贫困群众。“没有李老师,就没有绿岭的今天。我们要完成他的遗愿,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张康说,他们通过向贫困群众低价提供苗木、免费提供技术服务、以高于市场价回收合格的核桃原果等方式,建立起“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乡亲们尝到了甜头,去年我们又种了200亩‘绿岭’核桃苗。”郝庄镇李家村党支部书记李阳,指着村东一片田地里新种的核桃苗说。李家村是个山多地少的山区村,人均山地18亩,人均耕地不足1亩。2011年,他们将村集体3000多亩山地种上了绿岭公司提供的核桃苗,分给村民管护,收入按照集体个人三七分。“前年核桃进入盛果期,村里人均收入由过去1000元左右涨到8000多元。”李阳说。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农业龙头企业一手牵着农民,一手牵着市场,政府应加强指导,让龙头企业真正成为精准扶贫的主力军。”临城县扶贫办副主任李丽巧说,绿岭公司就是临城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产业化扶贫的一面旗帜。

“以绿岭公司为龙头,临城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薄皮核桃生产基地,目前核桃种植面积25.8万亩,实现了‘人均一亩核桃树’目标。”李丽巧说,“全县85个贫困村、6000多贫困户,靠着种薄皮核桃人均增收3000多元。”

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在临城县西竖镇岐山湖畔一块开阔的高地上,几台混凝土罐车往来穿梭,100多名工人正在筑基作业。登高望远,四周的果树园、农家院,与岐山湖的美丽水景相互映衬、融为一体。“今年邢台市秋季旅发大会就在这里举行,我们正抓紧建设会展中心、停车场和水景设施。”岐山水镇栖心湾项目负责人、河北岐山小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师陈旭说。

作为临城最具品牌影响力的核桃生产企业,绿岭公司在核桃示范园内匠心独具地打造了多个蕴含文化元素的“微景点”:具有72种世界各地核桃品种的“核桃联合国”,波光粼粼的人工湖,古色古香的桃源宾馆,别有趣味的水上乐园和树梢休闲街……尽管是寒冷的冬季,来到临城绿岭核桃小镇,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前年试营业,接待游客1万多人;去年正式营业,升至5万多人。”绿岭核桃小镇项目负责人李占芳谈起小镇的未来,信心满满。

西竖村村民葛贵钟,跟兄弟在岐山湖景区里合开了一家酒店,三层小楼,1000平方米,一次可接待300多人。知道这里要举办市旅发大会,他准备把店面再修整一番。“不知不觉,村里都冒出50多家农家乐了。”

“十九大提出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真是说到了果农们的心坎上。果树林既是经济林,又是绿色公园、天然氧吧,开发生态旅游有天然的优势。”临城县旅游事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钱建伟说,他们正以漫山遍野的果树为绿色背景,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记者贡宪云 杨 冰 闫立军 王永晨)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