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甘肃 » 正文

全球报道:甘肃省深入推进民政改革发展工作纪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11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  徐建涛是庆阳市庆城县驿马镇冯家塬村的低保户。隆冬时节,他家的墙角处堆满了用于过冬取暖的煤炭,屋子里暖暖和和的。他高兴地说,家里5口人,每月领取的1375元低保费已足够家庭开支,这些煤炭就是用低保费
原标题:为百姓分忧 替群众解愁

徐建涛是庆阳市庆城县驿马镇冯家塬村的低保户。隆冬时节,他家的墙角处堆满了用于过冬取暖的煤炭,屋子里暖暖和和的。他高兴地说,家里5口人,每月领取的1375元低保费已足够家庭开支,这些煤炭就是用低保费买的,今年过冬不会再受冻了!

在我省,还有许多像徐建涛一样生活困难的群众,用政府发放的低保费买米面、看病、缴纳水电费,保障全家人的日常开支。这是我省不断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兜底”保障作用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近年来,全省民政部门在助推脱贫攻坚、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工作方法等方面下功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近日,在民政部组织的2017年度全国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中,我省民政工作已连续第6年被评为优秀。

社会救助“兜底”助推扶贫

据了解,受自然环境和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省目前仅城乡低保、农村特困救助供养人员就达390万人,加上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年均救助超过1200万人次,接近全省总人口的一半。

为此,全省民政部门奋力推进“民政助推脱贫”,逐年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提高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省级补助标准,推动社会救助制度与精准脱贫政策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了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记者了解到,2017年,我省全面提高城市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分别达到年人均5412元和4680元;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达到年人均3500元,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对象补助水平分别提高到年人均3500元、3300元;提高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省级补助标准,集中供养、分散供养年人均分别达到5420元、4255元(均不含市县配套不低于600元)。通过提标提补,2017年全省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和全省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共123.55万人持续实现了收入上的“政策性脱贫”。同时,将所有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以及优抚对象、属D级危房的,全部纳入全省危房改造范围,每户补助2万元,提供5万元20年贴息贷款,帮助其改善居住条件。

今年64岁的阎玉兰居住在酒泉市肃州区金泉路社区,2017年患病住院8次,共花费8.47万元。“大病救助、医疗保险政策就是好,我总共报销7.37万元,个人才支付了1.1万元。”阎玉兰高兴地向记者说。据了解,围绕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和降低因病致贫返贫,省民政厅将大病救助病种调整扩大到50种,在此基础上,及时会同省财政、卫生计生等部门,明确规定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定额资助;将低保对象、特困救助供养人员大病保险起付线由5000元降低到3000元。

“互联网+”智慧民政建设有声有色

在嘉峪关市长城区永乐社区,互联网+智慧养老开展得有声有色,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已经形成。

“社区与专业老年服务机构合作,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通过线上线下模式,为老年人开展日间照料、情感交流、保健养生、生活照料、上门送餐、代购物品、家政服务、陪医就诊等服务,让老年人在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中享受到亲情温暖和贴心、周到的居家养老服务,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智能养老平台。”嘉峪关市长城区永乐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已覆盖到全省14个市州的20多个县区,“一网一系统五中心”(全省养老服务网站,养老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服务中心、数据中心、管理中心、应用中心、支撑中心)养老服务信息格局初步形成,先后吸纳加盟企业600多家,年提供服务近500万人次,城镇“15分钟养老服务圈”逐步形成。

为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省民政厅积极推动将310万农村低保对象信息全部导入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并区分兜底性保障对象、支出型保障对象、有劳动能力保障对象等,逐一分类注明标识,努力以信息化手段推进精准救助。

据介绍,省民政厅加快实施“互联网+”基本民生、防灾救灾、智慧养老、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双拥共建和电子政务7项重点任务,着力打造“一网一端两微多平台”,“互联网+”作用全面彰显。“到2020年,争取实现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民政领域广泛应用,民政工作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水平将显著提升。”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创新手段方法破解发展难题

据介绍,近年来,我省各级民政部门在实践中大胆创新,推动形成了一大批具有甘肃特色、符合省情实际的制度机制和亮点做法,特别是2016年以来探索形成的“甘肃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甘肃积极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等4个做法,先后被国务院办公厅采用。

针对我省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特殊、各种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实际,紧贴省情实际逐步建立健全了“五个机制”,围绕监测预警、协调联动、应急处置等环节,提升了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合力;与相关部门建立了救灾车辆和物资快速免费通行等工作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灾害,救灾物资能够在第一时间运往受灾地区;健全了储备资源互融机制,依托民政救灾库储备各部门救灾物资,实现了设施互享、资源互融、工作互助;大力推广运用北斗报灾终端和乡镇网络报灾,提升了基层报灾的及时性和科学性;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社会力量参与救灾数据库,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取得了新突破。

针对部分民政服务对象生活更需要关爱、心灵更需要慰藉的实际,不断健全监护体系,逐级落实监护责任,跟踪进行关爱服务,努力确保民政服务对象生活有尊严,安全有保障。一方面健全监护责任体系,确保监护关爱工作全覆盖、无盲区。另一方面落实包人定期走访制度,做到监护对象“平时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困难有人解决”,确保不发生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