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南宁1月12日电(记者 庞革平)在广西钦州市城区最大的鸿发农贸市场,64岁的韦家良大爷已习惯用手机“扫一扫”买一日三餐的菜品,并通过菜摊上张贴的二维码查看菜品的溯源信息和执法记录。前不久,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在钦州召开全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现场会,与会代表不仅目睹了“智慧食安”元素的无处不在,也感受到了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示范县为改善食品安全状况,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发挥的积极有效作用。
广西于2015年、2017年分别启动自治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示范县创建活动,目前全区14个设区市、31个县(市、区)参加创建,南宁、钦州两市还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广西各地坚持创建驱动,推动了食品安全监管方式的创新。如南宁市打造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服务站,通过10个站点网状辐射11个主城区98%的农产品交易区域,有效保障了百姓菜篮子安全。柳州市坚持“管服”结合,以“制定一个标准、成立一个协会、申报一个商标、建设一个园区、出版一本螺蛳粉书籍”等助推螺蛳粉产业升级的“五个一”工程,将柳州螺蛳粉打造成100亿的食品产业。钦州市成立食品安全联动指挥中心,推动食安、农安、公安“三安”联动,实现对食品安全案件的快速反应、精准处置。河池市探索推行食品安全书面承诺和公开承诺“双承诺”制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贵港市大力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探索建立多方参与的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机制。
与此同时,广西在食品安全示范创建中融入诸多“智慧”元素,使以往悬而未决的难题迎刃而解。如北海市安装使用“学校食堂智慧共治系统”,通过一系列智能化步骤实现了对食堂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管,实现了餐厅后厨对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各级责任人的全景式开放。桂林市建设“互联网+ 智慧学校食堂”28个,实现远程监控、即时监管。北海、桂林的做法有效解决了学校食堂监管难问题。钦州市坚持追溯体系建设与区域发展规划相结合,选择管理基础好、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基地作为可追溯示范单位,建成农产品电子追溯系统、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实现了“三品一标”重点品种“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玉林市将151家企业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产品详情,推广蔬菜直销模式,由企业标准化蔬菜基地直接供应上市,为市民提供从田间到餐桌的一站式服务。钦州、玉林的做法有效解决了食用农产品追溯难问题。南宁市运用电子追溯系统,将餐厨废弃物统一收运纳入食品安全量化等级管理,从终点防控,倒逼餐厨废弃物规范管理,有效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老大难”问题。梧州、来宾市建立“智慧食安”综合服务及应用大数据中心,形成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实时监管的食品监管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韦波表示,互联网为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创新提供了新手段。下一步,广西将充分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智能手机等新型信息技术成果,实现工作方式由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转变,构建“严管”加“巧管”的监管新局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