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山东 » 正文

全球报道:好鼓还需踩出来(乡村发现·技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14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图为刘春伟在鼓面上全力蹦跳,使鼓皮松弛。山东省惠民县魏集古村落旅游区建成后,制鼓人刘庆利总算了了一桩心愿,在景区里有了一个很“场面”的店铺。作为县里为数不多能够坚持至今的制鼓人,刘庆利希望能依靠这家店

图为刘春伟在鼓面上全力蹦跳,使鼓皮松弛。

山东省惠民县魏集古村落旅游区建成后,制鼓人刘庆利总算了了一桩心愿,在景区里有了一个很“场面”的店铺。作为县里为数不多能够坚持至今的制鼓人,刘庆利希望能依靠这家店,把“踩鼓刘”的名气进一步打响,让手工制鼓技艺传承下去。

62岁的刘庆利来自魏集镇后刘村,这个村曾因全村制鼓而得名“踩鼓刘村”,村民制作的黄牛皮大鼓名声在外,不少演出单位都会来此求购。

刘庆利的店位置不错,由景区免费提供,旨在吸引他这样的民间老艺人入驻,增加景区文化底蕴。店铺门口,一面“鼓”字旗迎风飘扬,气势不凡。走进店铺,架子上摆满各种大小不一的鼓,有书鼓、手鼓、腰鼓、战鼓、抬鼓等。

刘庆利的制鼓作坊就在自己家中。刘氏父子依然沿袭着传统的做鼓手工艺技术,全家人齐上阵。无论是做直径2米的大抬鼓,还是20厘米的小鼓,在用料和工艺上都非常讲究。鼓腔的木料,采用槐木或桑木做原料,加工成鼓腔板后放在炉子里烤干。刘庆利会通过敲击木板的声音,来判断其是否合格。

鼓面的皮子,主要采用鲁北黄牛的新鲜生牛皮,脱毛后还须用盐腌渍后晾干,以防腐蚀。剪裁成样后,这样的生牛皮不但没有腥味,而且韧性好,经久耐用。

准备好用料,制作工序同样复杂:从画鼓腔样到拼接鼓身,从刨平鼓腔口到蒙鼓皮,从安好踩鼓架到踩鼓,每道工艺都要精雕细刻,每个细节都得精益求精。

不过,鼓做得成不成,还得过刘老爷子一家人的踩鼓这一关。只见刘庆利双手一撑,攀上鼓面,接着儿子刘春伟也跟着站了上去,两人居然站在鼓面上全力蹦跳起来。

这鼓能撑得住吗?面对疑问,刘庆利又拉了两个人站了上去,四个人手拉手有节奏地跳着。刘春伟说,牛皮盖到鼓腔上后,必须最大限度地拉紧,才能形成音质很好的鼓面。人站在鼓面上反复地用脚踩,使鼓皮松弛,然后勒紧皮子,接着继续踩,反复数次,这样做出来的鼓音质清脆、洪亮,带有金属的感觉。

鼎盛时期,踩鼓刘村曾有50多家做鼓的手工作坊。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工艺逐步代替了手工操作,市场也逐渐衰落,又苦又累挣不了多少钱的制鼓活儿,年轻人都不愿再学再做了。如今,村里只有寥寥两三家坚持做鼓,他们不愿看到祖辈们留下的“绝活”在自己手里失传。刘庆利的儿子刘春伟也学会了这门手艺,但为了生计要经常外出打工。

魏集古村落旅游区的建成开放让刘庆利看到了一些希望。“景区建成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鼓的销量有所上升,我也会在店里演示制鼓的过程,‘踩鼓刘’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不过,刘庆利也明白,死守着眼前手里这些老技艺,是不行的。“我们都是老匠人,文化水平不高,缺少设计能力,对于现代人的审美也不了解。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能让这门老手艺焕发新的生机。”

怎么去:从滨州市区出发,沿G220国道向西行驶约20公里,再往南沿桑王路行驶5公里,即达魏集古村落入口附近。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14日 11 版)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