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安徽 » 正文

全球报道:是否延续生态补偿机制?新安江保护没有“休止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17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  2017年是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第二轮试点的收官之年。未来,新安江是否延续生态补偿机制、一江清水能否持续?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日前走访相关部门。  两轮试点成效如何?  保住了新安江一江清水,试点工作

2017年是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第二轮试点的收官之年。未来,新安江是否延续生态补偿机制、一江清水能否持续?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日前走访相关部门。

两轮试点成效如何?

保住了新安江一江清水,试点工作入选全国十大改革案例

新安江在我省是仅次于长江、淮河的第三大水系,也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其中我省境内流域面积占58.8%,覆盖黄山市所有县(区)和宣城市绩溪县,平均出境水量占千岛湖年均入库水量的60%以上。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由国家财政部、环保部牵头,皖浙两省从2012年起实施了为期6年的两轮试点。环保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这些年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为优,是目前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据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局局长聂伟平介绍,与首轮试点相比,第二轮试点的资金补助标准提高了,水质考核标准也提高了。目前,第二轮试点的绩效评估正在进行中。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对首轮试点的绩效评估认为,千岛湖营养状态出现拐点,与新安江上游水质变化趋势保持一致。

为保一江清水,我省在2011年就把新安江综合治理作为生态强省建设的“一号工程”,把黄山列为全省唯一的四类市进行考核,降低GDP考核权重,加大生态环保考核权重。试点6年来,黄山市以项目为支撑,突出系列治理和绿色产业,完成投资120.6亿元(其中试点补助资金35.8亿元),加快实现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项目推动向制度保护转变、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变,促进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推进山水相济、人文共美的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据聂伟平介绍,黄山市积极探索四级河长制、农药统一集中配送、严格项目环保准入、建设循环经济园、上下游联防联控、垃圾兑换超市等创新举措,扎实推进退耕还林、网箱退养、河面打捞、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一体化整治等基础性工程,试点工作在省内外产生良好反响,入选2015年中央改革办评选的全国十大改革案例,并写入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去年7月,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反馈督察情况时,也充分肯定新安江试点为全国生态补偿工作提供了经验。

补偿机制是否延续?

推进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继续合力做好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

新安江第二轮试点于去年底收官。试点结束后国家部委将退出,皖浙两省是否会继续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如果继续推进,如何化解资金压力和协调压力?

记者梳理去年下半年皖浙两省主流媒体涉及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报道,从中不难捕捉到一些令人振奋的消息:

2017年7月,浙江省党政代表团赴皖考察。在两省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皖浙两省主要领导把推进区域生态环境联防共治、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作为交流合作的重要议题,双方就探索生态环境联合执法、深化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继续合力做好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各项工作等方面达成共识。

2017年10月,皖浙两省财政厅主要负责人共同赴黄山市调研,深入新安江沿线实地考察,并就深化新安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合作进行磋商。两省财政厅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共同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持续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建立新安江全流域环境同治、产业共谋、责权明确的共建共享长效机制,形成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强大合力。

2017年10月,黄山市政府负责人专程带队赴杭州市政府,就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进行对接会商。杭州市政府负责人表示,新安江上下游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巩固试点成果、推进新安江治理,事关流域可持续发展和人民根本利益,双方要深化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持续加大治理力度,加强产业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人才交流等,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本身就是一项开创性探索,初衷就是为了建立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流域性生态补偿长效机制。”黄山市财政局负责人说,任何试点终有结束的时候。目前,新安江试点工作是否延续尚没有明确的消息,但各方都在积极争取,希望能作为一种机制常态化固化下来。

长效机制如何建立?

环境同治、产业共谋、责权明确,建立互利共赢长效机制

十九大报告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作为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重要举措,而在新安江上下游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大背景下审视流域补偿机制,还存在资金来源单一、覆盖面窄、核算简单等问题。

“虽然有中央财政的支持和浙江的生态补偿,新安江上游的保护和发展仍然面临巨大的资金瓶颈。 ”黄山市财政局负责人说,2016年12月,市里与国家开发银行、国开证券等共同发起新安江绿色发展基金,按照1∶5的比例放大,基金首期规模达到20亿元,主要投向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发展等领域。同时,与国开行达成新安江综合治理融资战略协议,获批贷款56.5亿元,申报亚行贷款项目,通过PPP模式推进全流域垃圾和污水治理,这些举措旨在发挥基金和政府资金与市场资金间的纽带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新安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在去年11月举行的首届新安江绿色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环保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认为,要继续完善和加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顶层设计,引导生态保护补偿由单一性要素补偿向基于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的综合性补偿转变;进一步健全新安江补偿长效机制,将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常态化固化下来,并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机制,通过上下游共建新安江绿色产业基金、PPP基金、融资贴息等方式,形成社会化、多元化、长效化的保护和发展模式。

“环境共治、产业共谋才是永葆新安江一江清水的根本之策。”聂伟平认为,从今年起,将探索创新生态补偿合作方式和内容,开展多元化补偿,在资金补偿的基础上,着力推进黄山市与杭州市在产业、人才、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将以往由政府直接投入变为政府投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实现共建共享、互利共赢,推动全流域一体化保护和发展。 “保护新安江是上下游群众共同的责任。”聂伟平介绍说,不久前闭幕的黄山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深入实施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积极构建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这些都表明黄山市源头保护、系统治理新安江的决心。(吴江海)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