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重庆 » 正文

全球报道:重庆綦江!创新投入为兴修水利提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17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说起来有点“尴尬”,以“江”为名的重庆綦江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因“水”发愁。

说起来有点“尴尬”,以“江”为名的重庆綦江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因“水”发愁:怕旱,遇到天干很多地方缺水,农田灌溉受影响不说,有时就连村民的饮水都得不到保障,消防车送水的场景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未曾远去;怕涝,暴雨多发时境内河流涨水来势急、泄洪慢,防汛压力长期较大。

綦江的水资源并不匮乏,本地水资源12亿立方米,过境水资源19亿立方米。但由于地理条件所限及原有水利设施老化等原因,导致水资源的利用仅有3%,也导致“上了年纪”的防洪工程常经受不小的挑战。

消解“旱涝交织”带来的不利,必须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有更多“真金白银”的投入。近年来,綦江以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农田水利建设多元投资。截至2017年年底,累计完成水利投资35亿元,通过新建水源工程、病险水库整治、布局农村供水工程、维修整治山坪塘、街镇污水处理站及管网铺设等举措,使水利建设在保障群众用水、城乡防洪、农业灌溉及区域水环境改善等方面都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

綦江茶树湾水库。(资料图)王太椿 摄

让水利设施从“没钱修”到“提速建”

水利建设,资金很关键。“以前不是不想建,主要是缺资金。”綦江区水务局副局长杨再会介绍,这是綦江水利建设曾经面临的最大难题。

为解决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2010年8月,綦江组建了重庆市南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开始探索以搭平台、建机制来解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资金“瓶颈”难题。

“作为国有公司,我们从成立之初就开始采取多种形式对外融资,全力确保水利建设资金需要。”公司总经理刘永说,主要融资形式有四种:以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向金融机构申请固定资产贷款;整合全区水库、水厂和水电等水利资源资产,以水利资产作为标的物进行融资租赁;通过公司的发展提升外部信用评级,成功发行债券;充分利用中央财政贴息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农发专项建设基金。

其中,第三种形式可谓“打破寻常”。“发行债券,主要依靠近年来公司快速提升的外部信用评级。”刘永说,2016年,南州水务集团凭借信用,在公开市场上以超低利率成功发行18亿元债券(中期票据)。该债券额度大、利率低,不仅可偿还此前的高额银行贷款,还能有效解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问题。

“多样化的融资方式统筹运用,之间形成了互补,带来了盘活水利资产、解决资金缺口、公司发展壮大的多赢效应。”綦江区副区长徐宪彪介绍,借助该融资平台,全区2011年以来已申请各类金融贷款资金20多亿元,一大批水库、供水排水、城区提防、水电等水务工程“提速”开建,有力地助推了全区水利事业发展。

冬日的綦江古剑山,阴雨更添凉意,但位于山腰的拱桥水库建设现场却一片火热场景,20多米高的大坝已几乎展露全貌。该水库工程计划投资5151万元,资金全部由南州公司融资解决。今年6月完工后,可解决古剑山景区2万人、农村1万人的饮水问题,满足4000余亩农田灌溉需求。

綦江区石壕镇香树村山坪塘整治好后,村民用水有了保障。(资料图)陈星宇 摄

让村民从“没水喝”到“喝好水”

在一批水库建设和除险加固的同时,綦江还建设完成了9个街镇重点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全面维修整治了3548口山坪塘,并加大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农村农田灌溉。

隆冬季节,走进綦江区古南街道两路村,一泓清澈的山坪塘映入眼帘,挑担而来的菜农在塘边驻足,洗菜的双手荡起了水面的涟漪,即将出售的蔬菜更加嫩绿光鲜。“这口山坪塘有几十年历史了,3年前都还蓄不住水。”村党总支书记胡天强说,因年久失修、塘坎渗漏,全村的山坪塘几乎都成了摆设,村民种地完全“靠天吃饭”。

2014年9月,在7万元资金的注入下,这口山坪塘开启整治。3个月后,加固工程完工,恢复蓄水1.2万立方米,改善周边农田灌溉面积85亩。有水了,村民们纷纷在地里种上水稻和蔬菜,除了自家食用,还能对外销售。“3年时间就把全村22口山坪塘都‘补’好了,速度真是够快!”胡天强说。

农业用水有了,生活用水怎么办?记者在桥河水厂找到了答案:通过一根长约5公里的输水管道,东风水库的水直接流进了水厂。水库水经过反应、沉淀变得更为清澈,再经过滤、消毒等程序,由配水管网输至附近的工业园区和居民家中。

不仅让村民喝上水,还要喝上干净水。根据水源工程的分布,綦江规划布局了一批规模不等的供水工程。“十二五”以来,共完成153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36处农村分散式供水工程和72处农村学校供水工程,解决了41.2万农村居民及1.21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打开水龙头,看着哗哗流出的清水,胡天强乐了。“以前一到夏天,两路村几乎年年都要等送水车来送水。”胡天强说,2012年水管到家后,缺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不仅能喝上水,还能喝上好水。

“长期缺水的山区,从‘没水喝’到‘喝好水’,这正是得益于水利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杨再会表示,有了资金,不仅要保证有水用,也要进一步保护好水资源。近年来,綦江在三角、石角等18个街镇建起了污水处理站,街镇污水处理覆盖面超过70%。完成了8个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城乡居民还有个共同感受:这几年全区河流的水清澈干净多了。”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