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01浦发惊爆775亿大案!
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新财富杂志)
檀评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实则利用超1000个壳企业承债式收购,以腾挪不良贷款,违规操作资金规模近千亿。所谓承债式收购,是不良贷款腾挪的一种手段。比如甲企业由于欠息在银行的贷款即将成为关注类,这时银行找来乙企业(如空壳企业)以一笔资金收购甲企业的这部分债务。与此同时,银行给乙企业新发放一笔贷款,乙企业再用这笔贷款的资金偿还此前甲企业欠银行的利息。通过上述一番腾挪,原本要逾期的贷款就又变成了正常贷款。通过这番不良资产腾挪,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出现了长期“零不良”的繁荣假象。新年第一枪就是一个大案要案,信号凸显,暗示强烈。银行业过去可能觉得违规产生的效益更大,现在如果违规,就让你无利可图。
02爆仓了:神雾节能高管借道信托增持 两倍杠杆引火烧身
1月18日晚,神雾节能公告称,收到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陕国投”)的通知,由于公司股价下跌,信托财产净值已低于止损值,并未按时足额追加增强信托资金,公司部分董监高持有的“陕国投聚宝盆30号”、“陕国投持盈88号”份额已被调整为零。(国际金融报)
檀评
该信托计划使用的是杠杆交易。从表面看,应该是董监高出钱作为信托计划的劣后方,信托公司募集优先方资金,然后买入上市公司股票,但现在神雾节能股票价格下跌,跌幅超过劣后方资金的保护垫,所以劣后方部分价值变零。近年来,上市公司的高管善于通过信托计划增持股份,这是融资的一种手段,以较少的资金就可以实现增持股份的目的。但这种操作是把双刃剑,如果股价上涨,自然能赚得盆满钵满,但遇上股价下跌,高管就损失惨重了。
0398家央企加速去杠杆 战略转型PPP或受挫
去杠杆力度成绩显著。国资委数据通报,2017年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6.3%,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对以传统基建为主要业务的98家中央企业来说,负债率较年初下降0.4%实属不易。(中国经营报)
檀评民生证券PPP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过去3年,央企是PPP领域中的绝对主力军。资料显示,仅2017年上半年,八大建筑类央企中标PPP项目的总投资金额就已超过1.5万亿元。如此大的投资金额,也为央企的转型提供了探索的机会。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PPP高速发展的这3年也是央企实现从传统承包商向产业运营商战略转型的一个尝试。随着去杠杆持续加码,过去几年高举PPP这面大旗进行传统业务转型的中央企业,能否避免被误伤的命运?
04楼市调控走向“精准化” 限购政策从“一刀切”变“差别化”
近期,兰州、合肥南京等地发布了一些房地产政策,引发了广泛关注。专家表示,这说明楼市调控已经走向“精准化”,形势趋向多样化,这样会可以更大限度的保障楼市的平稳健康发展。
檀评在中国城市发展里面,城市内部发展是不均衡的,比如市区发展非常好,所以大家都想在市区,供求关系就比较紧张。但是郊区特别是一些新的开发区,人是非常少的,这些地方要促进发展的话,供求关系比较宽松,它就相应而言放松了政策,也是说差异化的调整。过去的政策一般采取所谓一刀切的状态,现在整体的房地产政策将会采取因城施策的政策取向,也就是说大家根据不同城市的供求关系来制定自己的更加精准的、更加具有把控性的这种举措。总的来说,由于我国城市数量众多、地域分布较广,因而不同城市间的差异情况也很大,而此前“一刀切”式的调控方式容易误伤部分刚需购房人群,并且不利于各城市的优化发展。
05“断臂”后万达资产布局路径渐明:腾挪香港上市平台
万达商业的资产布局正在变得清晰:以文旅和酒店管理为主的轻资产业务在香港上市,以万达广场为主的轻重结合业务则谋求A股上市。经历过出售文旅和酒店项目而“断臂”的万达商业,正在重新实施资产布局。
檀评以商业地产运营起家的万达,其运营模式与传统住宅开发商不同。自2015年启动的轻资产战略,使万达很难实现规模赶超。同时,海外投资受挫和重资产运营文旅项目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万达持有的资产规模,也限制了其投资方向。在此情况下,万达商业的核心竞争力,只剩下大量的万达广场项目,以及对商业和文旅、酒店等项目的运营能力。万达谋求将这些“核心资产”注入合适的资本市场平台,有助于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这是其现阶段最好的选择。与此同时,出售项目所得资金,既可以夯实现有业务,也可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06防范“蹭热点”炒作从严监管并购重组 问询函密集发布透露监管新动向
2018年首月过半,沪深交易所下发的问询函数量已远超上年同期,显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从问询的主要情况来看,投机炒作、忽悠式重组、滥用停复牌等市场顽疾被重点关注。(中国证券报)
檀评
近年来,交易所明显加大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监管,不仅紧盯“忽悠式”“跟风式”重组及规避重组上市行为,还对高估值、高业绩承诺、确认大额商誉的方案从严监管,同时强化业绩承诺监管。从目前问询函的监管来看,交易所对于并购重组的监管仍在强化,对于标的资产评估值增值的合理性、业绩承诺的可实现性、盈利能力的持续性、核心竞争力的稳定性、历史沿革、会计处理等多项内容,依旧会寻根究底。
国际
07历史数据告诉你 美国政府关门对市场影响几何?
美国政府“关门”不是历史个案,但当前市场敏感性较高,对金融市场可能存在以下几点影响:一是继续看空美元,人民币汇率信仰延长;二是周一美股大概率受挫,预计此次下跌幅度要超过前几次美国政府“关门”情况;三是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面临下滑。(华夏时报)
檀评观察最近几次“关门停课”事件,不难看出,1990年至今的四次政府“关门”都直接或间接地致使美股受到牵连。1995年11月的时间当即引起股市下跌;当年12月和2013年10月尽管当时并未引起股市动荡,但由于“关门”期限较长(分别为三周和两周半),最终股市没有“熬过”政府部门“停课”。由此,可以提出一条假设:此次2018年美国政府部门“停课”对美股的影响,与“停课”的时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停课”时间较短,则冲击有限;如果持续两周以上,则美国下滑概率陡增。
08美国2018年的外贸政策重点是:中国!
《华尔街日报》引述白宫官员称,“过去一年美国与北美、欧洲、亚洲的贸易伙伴都有过分歧和对抗,未来一年,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美国优先”的原则将更多地将焦点放在中国。”该官员还表示,“中国导致了美国经济的显著问题,关于把对外贸易策略的焦点放在中国,是有很多共识的。”
檀评
美国不敢贸然发动对华贸易战。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经济总量只有美国的5%,但现在这一比例达到61%。2015年,美国与中国(包括港澳台)贸易额占其总体对外贸易额17.2%,我们不希望发生贸易战,但也不惧怕。中国手中有很多牌,作为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者,中国拥有众多制衡手段。减持美国国债”是被广泛提及的中国“报复手段”,但中国拥有远比这更强大的武器——公开或悄悄限制美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仍是迅速增长的市场,这会打破许多美国制造商已经依赖中国关键部件的供给链。比如,绝大多数苹果手机在中国组装,中国可以迫使苹果公司做出破坏性的高成本努力,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地方,而自己却不用付出多少代价。
09数万亿财政收入?俄罗斯敞开大门迎接比特币挖矿“移民潮”
比特币资讯网站bitcoin.com称,俄罗斯正悄然准备迎接虚拟货币矿工们的移民潮。报道称,据说俄罗斯已经具备了邀请这些挖矿者的条件。他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能源,以及雄厚的重工业基础。由于上世纪90年代很多高耗能企业逐渐关停,他们有着闲置的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第三代电力产能,而且还有本土矿工建设的社区。
檀评
目前,世界上80%的采矿能力位于中国。潜在的能源短缺让挖矿机比较集中的省份感到担忧,内蒙古、新疆、西藏和云南已经开始限制电力供应。中国监管部门对于比特币挖矿的态度显得颇为清晰,去年9月,政府要求境内比特币交易所关闭。本月初,澎湃新闻曾报道,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地下发文件,要求积极引导辖内企业有序退出比特币挖矿业务,并定期报送工作进展。当下所有的矿场应该都有想过把新生产的机器搬到国外运营,但是虽然都有意向,但根本没有搬的动力,因为国内电费便宜,而去国外面临高昂的用电成本、不可控的政治风险,很可能“踏坑”。
10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币成全球外储“新宠”
近日,德国和法国央行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的消息在国际社会“炸开了锅”,英国路透社、美国彭博社、法国《费加罗报》等一大批外媒纷纷聚焦此事。其中,法国主流媒体《费加罗报》发表的题为《人民币在各央行外汇储备中的分量增加》文章直言,德国央行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再次体现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人民日报海外版)
檀评越来越多的央行和货币当局把人民币作为其储备资产,这反映了市场需求。过去很多年的时间里,全球各国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大部分都是美元,但近年来美元变数明显增多,这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不利于国际市场的稳定。而随着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逐渐被认可,其显然为各国央行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新选择。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地位上升对中国和其他国家都有裨益。对中国而言,这有助于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减少贸易换汇成本和风险,同时也有利于吸引投资,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资金。对其他国家而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使得其央行能投资一种“坚实”的货币,“回报率比美元还有吸引力”。同时,这也是外汇储备多元化的一种手段,而且反映出与中国合作的意愿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