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安徽 » 正文

全球报道:沿淮行蓄洪区!产业“造血”“洼地”奋力变“高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22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  淮河及其支流流经的行蓄洪区和洼地,贫困发生率高、贫困人口多,形成了集中连片的区域性贫困带。阜南、颍上等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变劣势为优势,变对抗为适应,找准防洪保安与脱贫发展的结

淮河及其支流流经的行蓄洪区和洼地,贫困发生率高、贫困人口多,形成了集中连片的区域性贫困带。阜南、颍上等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变劣势为优势,变对抗为适应,找准防洪保安与脱贫发展的结合点,努力走出一条区域整体脱贫的路子。

贫困程度深,变劣势为优势,产业“造血”空间大

“家里有一亩多地,以前就指望着这点地,还三天两头涨水淹个透顶。”新年伊始,75岁的郑应娥感慨地说,现在不一样了,不仅住上了新房子,吃穿再也不用发愁了。

郑应娥是阜南县王家坝镇王家坝村贫困户。去年,她在两万元危房改造资金的支持下,把居住了近30年的老瓦房拆除重建,如愿住进了新居。在她家的扶贫手册上,记录着当年一笔笔收入:贷资入股每年分红3500元,光伏扶贫每年近3000元……

郑应娥是蒙洼行蓄洪区产业扶贫的受益者。在国家级贫困县阜南,还有一个洪洼行蓄洪区,两个行蓄洪区共有贫困户19958户61769人。 “邻居”颍上县,境内淮河长98公里,沿淮有南润段、邱家湖、姜唐湖三段行蓄洪区,共有贫困户6979户16478人。近日,记者在这几个行蓄洪区看到,新修的乡村公路干净整洁,村村都有新盖的房子,到处充满了生气和活力。

“行蓄洪区是阜南、颍上两县贫困程度最深、脱贫压力最大的区域,更需要产业扶贫‘造血’。”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处处长张延明说,从两县情况看,行蓄洪区人均耕地在0.8-1亩之间,人均耕地较少。一些地方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粮经比、土地流转率都处于较低水平,产业扶贫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行蓄洪地区受其功能定位,发展受到了较为明显的制约,曾经是政策洼地、发展洼地。和其他贫困地区相比,不仅存在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共性问题,更存在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等个性问题。在王家坝村脱贫户周家保看来,若是没有政策支持,家里的几亩地只能管吃饱,遇到发洪水年份,口粮都成问题。

阜南县县委主要负责人认为,我省沿淮地区设立行蓄洪区以来,沿淮地区行蓄洪区先后承担了国家15次以上开闸蓄洪任务,为淮河流域防洪保安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建议国家以转移支付的方式,弥补因担负蓄洪战备任务而无法进行正常发展的损失,对该区域农民按亩均收益差距进行补偿,对当地财政发展差距实行收益补偿。

做活“水”文章,变对抗为适应,特色产业百花齐放

脱贫攻坚实施以来,沿淮行蓄洪区大力发展适应性农业,以特色种养产业为引擎加速发展产业扶贫。

在颍上县夏桥镇万亩莲藕生态养殖基地,采藕工人正通过专业水枪采挖莲藕。因当地低洼地非常适合莲藕的生长,当地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吸引湖北楚莲源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4000万元种植莲藕。目前,一期5600亩莲藕全部成熟,采收接近尾声。贫困户蔡井顺告诉记者,他将自家的3亩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有3000多元租金收入;贷款5万元入股合作社,每年有3000元的分红。

夏桥镇党委书记庄辉说,在1660户参与莲藕基地土地流转的农民中,有102户贫困户。

做活“水”文章,成为行蓄洪区脱贫攻坚的共识。颍上县在行蓄洪区利用荒地和水草资源,做大做强草牧业和草皮生产,大力发展绿色品牌稻米、莲藕产业。阜南县则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大力发展水生蔬菜、优质水稻、耐水杞柳、特色水禽、健康水产和草食牛羊型牲畜等“五水一畜”产业。

对部分丧失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沿淮行蓄洪区通过光伏扶贫,帮助其实现“阳光增收”。阜南县委副书记韩笑说:“全县建成261.92兆瓦的光伏电站,覆盖90个贫困村和3.57万户贫困户(占全县贫困户的73.5%),每个户级电站年均可收益3000元,村级电站年均收益6万元。 ”

按照相关要求,村出列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村集体有稳定经济收入来源,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 ”对此,韩笑认为,通过抓住光伏扶贫的有利政策,解决了行蓄洪区贫困村集体收入的“老大难”。

在多次调研沿淮行蓄洪区的张延明看来,我省其他地区都实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升级版”,但是行蓄洪区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尚只有“基础版”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支持。只有提高保险补偿标准和扩大覆盖面,才能有效降低行蓄洪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风险。

舞动“龙头”,贫困户受益,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在沿淮行蓄洪区,通过舞动“龙头”,带动贫困户脱贫,已经蔚然成风。

颍上县鲁口镇瑞林家庭农场的草坪基地,紧挨着一泓湖水,葱茏的大片草皮如同地毯般延伸到远处。村民们铲起草皮,捆扎成卷,有序码放在地头,等待装车外运。在基地干活的脱贫户洪维维说:“每个月在基地打工,能拿到2000元的工资。 ”

鲁口镇朱台村负责人介绍,全村有670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占60%,原本仅依靠外出务工的家庭,现在有了草坪基地,情况不一样了,很多村民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了。

沿淮行蓄洪区在产业发展上,注重健全主体带动机制。逐步形成了“五带一自”产业脱贫模式,分别是“产业园+基地+贫困户”模式、“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能人大户+贫困户”模式、“党员干部+贫困户”模式和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以发展各类带贫主体和平台为依托,组织贫困户参与规模经营,获取各类收入。

颍上县江口镇一丰产业园的企业,每年除了给当地20户带资入股贫困户分红外,还带动了26名贫困人口就业。该镇负责人介绍:“只要享受到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的企业,都要签订协议,有责任带领贫困户脱贫。 ”

为贫困人口建好利益联接机制,是产业扶贫的关键。去年,阜阳市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在财政、金融等领域大力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和企业参与脱贫攻坚。阜南县要求每获得5万元的财政补助或贴息支持的新型经营主体和企业,必须至少带动1户建卡贫困户增收脱贫,让“龙头”承担起相应的扶贫责任。

“通过产业扶贫,增强行蓄洪区的内生动力。 ”阜阳市扶贫办负责人表示,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行蓄洪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记者 夏海军)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