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合肥1月24日电(赵越)1月23日晚,安徽省“两会”新闻中心举行了第三场集体采访。徐培坤、方颖、严俊、汪小飞、周东红等五位安徽省政协委员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集体采访。
这五位委员分别来自医疗卫生、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等不同行业和领域,他们讲述履职故事,为安徽发展献计献策。
徐培坤:在全社会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作为一名医疗战线上履职了15年的老委员,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医师徐培坤感慨万千:“当政协委员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回顾自己的履职生涯,徐培坤的很多提案和建议都被采纳,这让他很有成就感。“这份成就感激励我在履职过程中更有担当。”
谈及百姓关心的医改问题,徐培坤说:“近年来,我国的医改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毋庸置疑的,安徽医改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徐培坤建议,要稳步推进健康安徽战略,医改的最终目标是让人少生病、不生病,在全社会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方颖:以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旅游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应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来自黄山市的方颖是新当选的委员,她今年带来了一份关于“以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提案。
针对如何发展乡村旅游,方颖建议,乡村的主体是农民,乡村振兴也要围绕农民;应制定更多的政策吸引人回到农村,为农民开展更多形式的宣传;在体制机制上进行突破,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振兴乡村。
严俊:设立双创辅导师指导广大青年创业
安徽省政协委员、青网科技园创始人严俊是一位青年创业者,提到政府工作报告,严俊十分激动:“报告提到要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很多都跟我自己的工作息息相关。我也希望外地的安徽人能了解到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回到安徽投资兴业。”
他建议出台专门针对电子商务的人才政策,设立双创辅导师,指导广大青年创业。
汪小飞:实现实验平台的共用共享
在教育战线工作了22年的汪小飞,对于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安徽省高职院校有74所,是技工大省。”在他看来,很多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这些专业往往都具备很先进的实验实训场所。“只有让实验平台实现共享,才能培养出社会亟需的技能型人才。”
另外,汪小飞还建议,要进行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建立师徒制,培养工匠精神。
周东红:师徒制传承非遗传统技艺
从1985年从事宣纸捞纸工作以来,30多年的时间里,周东红的手捞过上千万张宣纸,带出了20多个徒弟,也成就了他“大国工匠”的称号。在他看来,一辈子把一件事情做好、做精,就是工匠精神。
“我们安徽有着非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很多人不了解传统技艺,年轻人也不愿意从事这一行。”周东红表示,要让非遗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培育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就必须采取师徒制,把学生放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中,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