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津冀部分地区迎来久违的雪天。伴随气温骤降,天然气用量持续攀升。作为我国北方重要供气来源,坐落在天津的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加足马力,日输气近千万立方米,创下冬供历史最高纪录。
一座投产了54年的老油田还能保持稳定的油气产量,得益于他们坚持注入创新的“源头活水”,用科技重塑传统产业“基因”,在过去的一年多里交出了一份增储稳产的合格答卷。
创新成老油田重生“新引擎”
能源行业普遍面临边际效益,逃不出资源衰竭的现实。已到“中年”的大港油田面临同样困扰。重压之下如何突围?大港油田用实践证明,唯有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大港油田公司总经理赵贤正认为。
油水井是油田最基础的生产设备。过去,油井工况诊断、管道泄漏巡查等高度依赖人工。围绕创新做文章,大港油田引入油水井监控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物联网手段,实现了小站场无人值守、大中型站场少人值守,油田数字化正在成为现实。
突破资源稀缺瓶颈,油田旗下的勘探院、采油院、物探院等院所几乎每晚挑灯夜战,专家们潜心研究地层状况。“大港地层渗透率很低,但低渗透油层储量可观。我们要通过创新,把这些资源挖出来。”资源评价处负责人王文革信心十足地说。
创新之花遍地绽放,催化大港油田直接节约用工1200余人。“新打油井不用再建站,地面系统再造成本大幅降低。”大港油田信息中心物联网技术部主任刘志忠说,一线员工从大量基础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节省的时间用于分析数据关系,预测生产未来,油井日常管护时效明显提高。
2017年,改革培育下的大港油田“老树发新枝”,生产原油402.78万吨,油气产量不但圆满完成预定目标,天然气增产还超过50%。
技术创新助油田产能“基因重组”
开采多年,储量下降,成本居高,老油田的潜力如何深挖?答案就是技术。
坚持储量能动用、可升级原则,大港油田用新技术推进增储建产。截至去年底,连获日产50吨以上高产井14口、百吨以上9口,形成1个5000万吨级规模增储区,建成3个5万吨级高效建产区,新增三级储量8654万吨同比增长24%,新建原油产能17.71万吨……这些正是大港油田的未来和希望。
“我们要做高产井的‘守护者’、问题井的‘医治者’、低产井的‘再造者’,就需要技术上持续不断发力,面对新问题迅速拿出解决方法。”公司副总经理周立宏深有感触地说。
张海17101井是去年在滩海地区部署的一口重点井,产能被寄予厚望。不过,由于井深、井斜、位移大,钻井难度很大。为此,油田专门开展技术攻关,在井身结构、钻井液、固井等关键环节持续优化,最终完成钻井深5779米,试油即获得百吨高产。
面对低产“问题井”,大港油田不抛弃、不放弃,将科研环节前移。科研单位与生产单位坐到一起,共同确定油井的最佳投入产出比,分析产量下降原因,推广水力喷射分层多簇压裂、控水增油酸化等8项新技术。全年累计“诊断”35井次,一批本应步入“暮年”的老井重现生机。
推动106个重点科研项目攻关,26项科研成果获得了省部级奖项,向国家专利局申报专利156件……大港油田技术突破的2017年结出了累累硕果。
管理优化打开“效益之门”
国内外油价低迷不振,从产业链上游倡导节本增效就成为当务之急。
“过去,勘探、开发分属不同公司,各弹各的曲、各算各的账。勘探的只负责储量任务,根本不关心能开采多少,油田的成本节约其实有很大空间可挖。”大港油田公司首席专家袁淑琴说。
说干就干,大港油田创新性组建成熟探区增储建产一体化模式,形成攻坚合力。井位共同研究、施工共同组织、投资共同分担,加快勘探开发节奏,力求缩短储产转换周期。
大港油田刘官庄地区从1966年就开始勘探,已发现探明储量207万吨。由于迟迟未能开采,投资没有回报。
袁淑琴表示,大港油田去年着力打破传统勘探开发“接力跑”的模式,把勘探和开发环节上的关键业务链,整合成为一个专业相近、管理相通、目标相同的效益勘探开发体系,主要任务就是寻找规模储量、效益动用储量,快速建成产能。如今的刘官庄地区形成千万吨级增储区,快速建产10万吨,成为老油田快速上产的“排头兵”。
得益于增储建产一体化模式推广,2017年,大港油田还建成了4个增储建产示范区,实现了“当年发现、当年增储、当年建产、当年增油”,探井成功率达到71%,钻井成本平均下降9%,为油田提质增效、稳产效益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记者毛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