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天津 » 正文

全球报道:“脑力升级”提效率 天津港加快打造智慧港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30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综合性港口和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重新开港已历65载的天津港,近年来积极转型升级,努力打造“智慧港口”。通过“互联网+”、自动化、智能化与港口业务深度融合,供应链上下游与港口环节的
原标题:天津港加快打造智慧港口

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综合性港口和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重新开港已历65载的天津港,近年来积极转型升级,努力打造“智慧港口”。通过“互联网+”、自动化、智能化与港口业务深度融合,供应链上下游与港口环节的“跨界创新”,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为传统港口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思路。

“脑力升级”提效率

近日,天津港集装箱码头生产作业繁忙,日最高装卸量达到数万标准箱。而与往年不同的是,港区道路和各集装箱码头卡口大型车辆排起“长龙”的情况却得到明显改善。

据介绍,天津港集团公司开发的“新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成功在天津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和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完成切换上线运行,显著提升了港口集装箱作业效率。

“以前港区内6家集装箱码头公司,使用的是3种生产操作系统。虽然能够满足各单位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不能互通互联、数据共享,制约了天津港集装箱生产作业整体效能的提升,更无法适应未来集装箱业务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天津港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集装箱一体化”项目部经理姜嘉旗告诉记者。

姜嘉旗介绍,新系统具备更强大的集成功能,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快速完成集装箱船舶的智能配载,及对区域内各类港口机械进行动态科学调配,同时也为码头自动化改造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接入支持,并且还打通了各码头间信息和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了生产组织流程的标准化、调度指挥的智能化、资源利用的合理化和客户服务的便捷化。

在天津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通过室内中控台这个“中枢神经”,可以便捷地操作远在码头货场的集装箱轨道桥。

“不需要我们干涉,所有操作都是自动完成的,只是集装箱吊装到最后三米的时候,需要人工干预,防止造成一些意外事故。”天津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安全技术部机电经理王洪亮介绍,目前该公司有三台轨道桥已经实现了远程操控,明年将全面启动“自动化”改造。待完成项目后,一名司机可以同时操控六台轨道桥,并且可使整个货场的作业效率比之前提高10%以上,人工成本节省80%以上,同时安全操作的准确度也得到大幅提升。

“跨界创新”添动能

在大力推进“互联网+”、自动化、智能化与港口业务深度融合的同时,天津港积极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与港口环节的“跨界创新”,充分激活协同发力的新动能。

“港口数据中心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心脏,既服务于港口企业,又连接着政府部门、航运物流公司和广大客户等相关方,其融合化发展势在必行。”天津港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数据中心主任李岩表示,天津港正在加快构建港口云数据资源服务中心,建设基于云技术的口岸级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构建信息全面、数据完整的港航大数据平台,搭建自动智能、成果智享、生态智联、数据智慧的京津冀港口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

“搭建网上的单一服务窗口、客户响应中心、一站式结算支付平台,是体现港口服务智能化的创新载体,也是推进贸易便利化的主攻方向。”天津随行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杨玉华表示,该公司正在加快建立集电子单证、在线支付、海运订舱、海运结算、在线保险和箱货追踪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港口物流电子商务平台,打造以天津港为中心的公水、铁水联运大物流系统,为腹地物流各参与方提供物流及相关应用的“一站式”服务。

“未来智慧港口的模式,是以港航数据资源融合为核心,在一个开放的、共享的平台上,把整个物流链上各方、甚至物流链之外的资源整合到这个平台上,让贸易物流更加便利化,创新共享更加生态化。”天津港集团公司科技信息部负责人介绍,天津港将充分发挥港口作为供应链中心节点的优势,打造港口数据信息枢纽、开放型创新服务平台、知识共享生态体系,推进港口数据信息产业化服务,全面构建开放共享的北方国际航运物流贸易生态圈。

加快打造“智慧港口”

去年11月30日,天津海关、天津市口岸办、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和天津港集团公司合作,选取了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探索“提前报关、码头验放”改革。

在太平洋码头,记者看到货车通过入口时会获得一张凭条,提示该集装箱是否已被布控。天津振华报关行有限责任公司报关主管赵志伟介绍,车辆经过海关卡口时,卡口的车牌号、集装箱号识别系统会自动收集信息并传送到码头。码头公司根据作业系统嵌入的海关布控指令,自动识别是否查验集装箱,对需查验的集装箱直接卸到查验区,无需查验则可卸箱装船。

“将海关监管信息嵌入码头作业信息后,码头可以根据海关监管指令一次性安排落箱场位、吊装作业、车辆运输等码头作业,避免多次搬倒,减少了企业很多麻烦。”赵志伟说。

业内人士认为,海关与天津港码头数据打通,为探索“提前报关、码头验放”新模式创造了基础条件,也节约了企业很多成本。业内人士测算,改革后一个出口集装箱比原来能省数百元成本。

去年12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受聘进入天津港集团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站成立后,李德毅院士将与天津港深入合作,围绕港口设备智能化课题,共同研究包括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智能调度、智能诊断等关键技术,推动智能电动集装箱牵引车在集装箱码头自动化中应用,并实际推广至港口自动化的平面运输过程,以此解决当前港口运输安全和运输效率的瓶颈难题,从而进一步推动天津港加快向“智慧港口”转型。

尝到“智慧”的甜头,天津港加快打造“智慧港口”。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天津港将继续推进智慧港口示范工程建设,完成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一体化的全覆盖,完成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服务层、平台服务层和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启动散杂货码头操作系统一体化、智能调度指挥系统、智能理货系统等项目建设,推动自动化码头改造升级,实现生产调度、设备管控、环境监测等的集约化、可视化管理,实现码头、堆场、园区间物流信息的共享与交互,形成更加便捷高效的港口智慧物流体系和营商环境。(记者 邓中豪)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