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下雪路不好走,黑毛猪肉今儿能送到超市吗?”“您放心!一定保质保量按时送达。”寒冬腊月,安徽颍上县耿棚镇李庙村两公里外的一座养殖场内,雪下得正紧,一身雪花的吴辉正忙得不亦乐乎。“刚投了200万元修建污水处理厂房,等环保做好了,就可以一心一意养猪了。”
2014年底,在上海创业的吴辉回家过年。在高速出口,“接您回家”的条幅随处可见。“当时心里热乎乎的,我们在外打拼多年,总想着有一天能为家乡做点事情。”回家跟媳妇商量好后,吴辉毅然卖掉在上海的房产,回到老家李庙村创办了这家良种猪繁殖基地。
“猪好人更好,才能叫好又叫座。”凭着自己一股子吃苦耐劳劲儿,吴辉把猪伺候得个个儿膘肥体壮。肉好吃,人实诚,牌子响了,订单雪片般飞来。两年多时间,吴辉养殖场供应的黑毛猪肉,占到了阜阳整个市场的75%。“以前在上海,老家的东西根本拿不出手。如今,给他们送些好吃又实惠的黑毛猪肉,他们都说好,我们也感到脸上有光。”
而在阜阳颍东区冉庙乡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内,占地120亩、有着1500名工人的祥鸣达服饰公司的生产车间异常忙碌。公司财务总监王殿光告诉记者,早先他和几个股东在沿海企业打工,学到了技术,也攒了些钱。“家乡人力资源富余,正是服装这种劳动密集型企业创业的理想场所。公司除了部分技术师傅来自沿海,98%以上的工人都是本地人,平均工资在5000元左右。”王殿光说。
如今,王殿光所在的公司生产的服装,通过外贸公司远销到欧美、中东。除了在厂里上班,公司还可以把原料发到一家一户,让村民们在家里就可以生产。“作为乡镇龙头企业,他们至少带动了冉庙乡400户左右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乡人大主席曹伟说。
“在外闯荡这么多年,还是感觉哪儿都没有家里好。我在上海认识的不少人也陆续回来了,这得益于家乡的营商环境在不断改善。”吴辉说,大儿子在他的劝说下,也辞去了在上海一家银行的工作,管理自家的猪肉专营店。“我现在就想着能拉来更多的订单,让家乡的好东西走出去。”
截至目前,安徽省阜阳市连续11年开展“接您回家”活动,通过举办招聘会、创业恳谈会、组织技能培训等,多渠道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据统计,阜阳市已引导66万人在县域内转移就业,3.1万人返乡创业,创办各类经济实体2.9万个,年产值约200亿元。2016年以来,阜阳市“就业脱贫”工程帮扶1.6万名贫困劳动者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31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