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鲁甸地震灾区,一条条乡村公路蜿蜒山间,把一个个分散布局的村落逐一串连,记者深切地感受到灾区的道路变宽了、平坦了、畅通了,交通基础设施获得了极大改善。
“地震以前,全县公路建设规划只有100多公里。经过3年恢复重建,全县改扩建、新建公路512公里,形成了贯通灾区的高速公路环线和救灾生命通道,提前实现‘两小时交通圈’。”鲁甸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唐军说。现在,不管是从鲁甸县城至各乡镇,还是从集镇至所辖行政村,甚至相隔最远的两个乡镇之间,均实现两小时车程内到达。
鲁甸县地处乌蒙山连片贫困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长期以来的交通基础设施历史欠账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3年多前,破坏性极大的鲁甸6.5级地震突然来袭,全县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如今,鲁甸灾区一大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有效破解了长期制约灾区发展的瓶颈。
光明村是鲁甸地震重灾村之一。经过3年恢复重建,以前宽窄不均、晴通雨阻的通村山路已经变成了6.5米宽的柏油路,从山脚一路通到半山腰的村公所,一条条硬化村组公路通往各家各户。
“现在光明村通村公路、村组道路全部打通,硬化里程超过50公里。不仅解决了8000多群众的出行难题,还夯实了花椒产业的发展基础。”光明村村主任肖慈勤说。
西屏村是龙头山镇最偏远的行政村。曾经的通村砂石路弯急坡陡道路崎岖,从集镇到村上至少需要2.5小时车程。如今,蜿蜒于深山峡谷间的55公里翠屏环线公路全部硬化通车,沿线的翠屏、银屏、龙井、八宝、西屏等5个行政村出行条件极大改善,从最远的西屏村到镇上只需1.5小时车程。
火德红“手爬崖”天堑变通途、龙头山腰店子“二十六道拐”成功打通、甘家寨隧道投入使用……通过3年恢复重建,鲁甸灾区扩建、新建国省干线公路3条57公里、重要通道5条283公里、农村公路22条172公里。随着沙坝至乐红公路、江底至火德红公路等重要县乡道项目建设完工,县内“文桃茨坝区、江底片区、龙树片区、龙头山片区”4个片区实现互联互通。此外,还建成大山包一级公路鲁甸段,都香高速公路将途经重震区并在龙头山镇开高速路出入口,形成了贯通灾区重震区的高速公路环线和救灾生命通道。(沈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