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记者从2017年度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闻通报会上获悉,广西全区目前已有2405家定点医疗机构、5594家定点零售药店实现了全区范围内的异地就医购药直接结算,互联互通的两定机构位居全国第一位。此外,全区15个统筹地区已全部接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
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显著
据统计,2017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4.6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4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6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72.37万人次,同比增加10万人次。全区累计认定创业孵化基地166个,5345家企业和项目入驻孵化,直接带动就业3.55万人。去年,我区建设38个示范性农民工创业园,累计入驻企业668家,吸纳了20689名农民工就业。此外,发放农民工创业贷款总额达18.6亿元,3.6万名农民工得到创业扶持。目前,我区返乡创业农民工人数达70.41万人,创办企业49.13万个,带动就业349.48万人,农民工返乡创业形成良好氛围,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显著。
社会保障普惠于民 社保卡就医购药更便捷
2017年,全区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人数分别为2582.89万人、5172.33万人、302.13万人、388.78万人、338.58万人,均超量完成年度计划。去年,我区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看病就医购药即时结算“一卡通”。目前,全区已有2405家定点医疗机构、5594家定点零售药店实现了全区范围内的异地就医购药直接结算,互联互通的两定机构位居全国第一位。此外,全区15个统筹地区已全部接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居民跨省异地使用社会保障卡就医购药更为便捷。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去年我区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好参保缴费和待遇支付工作,逐步完善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广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等10个文件,基本搭建起我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框架;探索开展降低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工作,在不增加参保个人和财政负担的前提下,对大额医疗费用统筹进行改革,通过招投标方式引入商业保险,对当年参保个人自付部分的医疗费用进行再次报销;实施社保精准扶贫,切实减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初步实现工伤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制定出台公务员和参公单位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政策,填补了我区本项制度空白。值得一提的是,我区探索医疗保险管理新模式,扩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此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目前,自治区本级参保职工可通过“个人账户共济”操作,使用账户资金支付配偶、子女等的医疗费用。
职称改革释放红利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2017年,全区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全面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我区制定出台8个职称管理规范性文件,制定实施我区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政策。首次在经济系列副高级职称评审开展职称评审社会化试点工作,下放15个单位副高级评审权,畅通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通道,将让职称改革的红利惠及更多专业技术人员。去年我区还建成广西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和“八桂英才网”,为海内外、区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提供全方位服务。此外,我区推动出台引才引智工作专项政策——《广西引进海外人才工作实施办法》,全区顺利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全年实施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105项,引进国(境)外专家415人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记者了解到,2018年,全区将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激励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解决就业不充分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和扩大精准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解决就业不平衡问题。社会保障方面,我区将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健全社会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完善和落实社保精准扶贫政策,扎实推进社保扶贫工作。此外, 我区还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体现人力资本和劳动价值、促进机会公平、鼓励创新的工资收入分配政策,缩小工资收入分配差距,同时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记者宋瑶 实习生杨阳)
来源:广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