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机遇等待着我们把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世界庄严承诺。
这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新使命,对贵州而言更是新机遇。
“今后五年,是贵州发展非常关键的五年,新时代历史机遇汇集于此,脱贫攻坚决战于此,同步小康决胜于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开启于此。”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
敏锐地发现机遇,深刻地认识机遇,果断地抓住机遇,创造性地用好机遇……面对机遇,贵州这样作答。
“今天的贵州不再垫底、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正撕下贫困的标签、贴上靓丽的名片。”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话,让苦干实干的贵州干部群众扬眉吐气,戳中每一位贵州儿女内心深处。
然而,我们也深知:时间,对贵州而言从未如此紧迫。
进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倒计时,数以百万的贫困群众始终牵动着全省干部群众的心。
2018年,是决战决胜的关键之年,做好各项工作事关全局、关系重大。“牢牢抓住这一年,努力干好每一天!”孙志刚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了这一点。
站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这个时间站点上,我们重温光荣与成绩,也留下追问和思考:新时代脱贫攻坚如何实现新作为。
脱贫攻坚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取得的成就最终体现在人身上:变化的是人,最受益的是人,最大的动力也是人
20多年前,经济学家胡鞍钢深入研究了“中国最突出的欠发达”的“贵州现象”,如今,他又提出了“贵州新现象”。
他对媒体表示,“贵州新现象”是摆脱绝对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是贵州跨越式发展、追赶式发展、创新式发展的奇迹所在。
说是奇迹,其实并未夸大其实。
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所面临的诸多贫困难题,实际上就是世界性难题,把这些难题解决了,就是解决世界性难题,就是在创造奇迹。
“幸福来得太突然!”2016年,惠水的罗应和与来自58个山寨的4684名村民一起,搬进了家具齐全的新家。
过去,他一家五口人,只能在石缝之间种包谷,还不够吃。如今,罗应和已经成为该县明田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还当选了全国人大代表。面对记者的采访,他每说一句话都乐得合不拢嘴。“我要把省两会的好声音传递给大家,更好的日子在后头。”
从贫困户到全国人大代表,这是巨变,更是缩影,纵观黔中大地:
——变化正在发生。团省委把夜校办到了贫困村,不识字的村民在这里学会认蔬菜瓜果、认常用汉字、用微信、算基本算术……“脱贫最后一公里”得以打通——这是多不容易的变化。
——事件正在出现。正安,一个常年有20余万在外务工人员的劳务输出大县,老乡郑传祥在外务工学到技术,把吉他制造公司搬回老家,一个县“无中生有”的吉他制造产业由此拉开序幕。从曾经外出求生到如今改变家乡——这是多么大的社会变革。
——人物正在涌现。只有小学文化的邓迎香,在带领村民打通隧道后,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带领村民致富上,愁白了头发。但麻怀村的产业却一天天在生长,变化一天天在发生。她说:“一碗水只够一个人喝,造口井才够全村人喝。”——这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
对贵州而言,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必须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一个个、一件件,正在变化的贵州人和事,清晰地体现了新时代贵州脱贫攻坚的时代风貌。
而这个风貌中,人是最美的风景。变化的是人,最受益的是人,最大的动力也是人。
“从内核来看,脱贫攻坚让贵州人的精气神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长期从事文化工作的一位干部切身感受到:今天的贵州人更加开放、包容、自信、自强。
有基层干部这样对群众讲脱贫,他说:“脱贫攻坚要唱好五首歌。”首先要唱《国际歌》,因为脱贫攻坚是全球事业。二要唱《团结就是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全社会助力。三要唱《爱的奉献》,夺取脱贫攻坚胜利需要干部有奉献精神。四要唱《爱拼才会赢》,艰难的事业必须要有敢拼的勇气。最后要唱《明天会更好》,有了所有人的努力,战胜贫困指日可待。
接地气的解读,昭示了干部群众对脱贫攻坚认识的深化。背后,牵引着一个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贵州脱贫攻坚进行时。
只争朝夕、苦干实干!攻坚仍在继续,贵州还在路上!
只有实干苦干加油干,我们才能戳中落实落地的“要害穴位”,精准发力,不负总书记嘱托,不负伟大时代
通过大数据比对,2017年《贵州日报》重要版面关于脱贫攻坚报道共有268篇,在三大战略行动报道中占据很大比重。
这是贵州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的写照。
有读者这样评价:此乃空前绝后的脱贫攻坚战,全省在努力,脱贫在即,小康在即。
数据是最有力的表达——2017年,全省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0万人,脱贫攻坚战果辉煌。
成绩要总结,因为在这场战斗中,我们创造了集中火力、冲锋在前、攻坚拔寨的诸多行之有效的战术打法。
总结好成绩,是为了更好部署下步工作。有了好的决策、好的蓝图、好的经验,关键在落实。
正如省人大代表、荔波县县长叶霖所言:当前,我们的改革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贯彻好省两会精神,实现脱贫攻坚新作为,最终的落脚点就是一个字——“干”。
——如何干是个观念的命题。恩格斯曾说过:“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换句话说,如果不能在思想观念上努力争得恩格斯所言的“第一提琴”,干的“第一道程序”就打不开。
纵观我省脱贫攻坚工作,无论是党委政府、干部群众、社会各界,抓扶贫、参与扶贫的观念都在转变。“通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讲习,广大群众转变了观念。”省人大代表、大方县猫场镇菁口村村委会主任张凌拿出一组数据:菁口村已种植经果林等5600多亩,玉米与其他作物种植比例已变为2比8,今年可实现稳定脱贫。观念一转天地宽,思想上“破”、行动上“立”,脱贫攻坚才能行稳致远。
——如何干是个担当的命题。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尤其是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抓好了,同步小康就胜券在握。
“击破扶贫面临的点多面广程度深等现实问题,干部必须树立新时代意识,以‘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勇气投身脱贫攻坚战。”省政协委员、省扶贫办外资中心项目处调研员申小云深有感触。
——如何干是个作风的命题。作风好坏,事关脱贫攻坚的成效与成败,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真抓实干之风、勤俭节约之风,以“三风”纠治“四风”。
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核心是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真抓实干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真抓要讲求科学,实干要讲求方法。勤俭节约是开展各项工作的态度,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勤俭节约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
如何干?实际上,省委主要领导已经给出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即推行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监督检查、追责问责“五步工作法”。
在省委党校教授、博士李晓兰眼中,“五步工作法”是逻辑严密、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最终落点是“求真务实”四个字,对于指导脱贫攻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来自共青团界别的省政协委员王远贵长期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参与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工作,他也在“五步工作法”中找到了干好工作的“解决方案”。
“通过工作法,能够理顺并科学合理安排工作环节,解决了头上有想法,手上没方法的问题。”
实践证明,“四场硬仗”是我省推进脱贫攻坚的有效抓手,在新的一年打出崭新天地,必须聚焦主攻方向发力
今年初,《贵州日报》刊发的一篇题为《贵州减种玉米的背后》的文章引起不少读者关注。
有人说,减种玉米算什么事儿,不值得一说。
有人笑言,改变贵州农民祖祖辈辈种玉米的传统谈何容易……
确实不容易!统计数据表明:省委、省政府对调减玉米,多发展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作出专门部署后,全省1110.48万亩玉米只减了37.57万亩。
确实特别难!看似减种玉米,实则是解放思想、破除旧观念,说白了就是一场关于农业结构调整的革命。
确实值得说!又一组统计数据表明:凡是减种玉米,调种蔬菜、食用菌、水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农户,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
减种玉米的背后,折射的是脱贫攻坚一项难题——产业扶贫。
脱贫攻坚,重在产业,成在产业,难点也在产业。因为按照当前进度,打赢基础设施、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三个硬仗完全能够胜券在握。
省农委主任袁家榆列举了一个例子: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结构的调优等,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很难,但抓好了、做实了、做细了,就能让农业产业体系更符合贵州产业发展状况,满足农民增收需要。”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不难发现:产业扶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就是贵州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打好这一仗,不仅能带动群众脱贫,还能够推动群众致富。
把难事做好就是本事。脱贫攻坚在激流勇进中驶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工作越向前推进,面对的越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度就越大。
有志者事竟成。在新的一年打出崭新天地,必须聚焦主攻方向发力,精准再精准,总结推广“四场硬仗”中的成功做法,继续打好“四场硬仗”,让更多农民告别贫困、走向小康。
“脱贫攻坚既要立足实际,把工作做细,与群众交心;也要创新工作方法,事事想在老百姓前面。”省政协委员、黔西南州贞丰县妇联主席李娜说起了她的工作心得。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回顾奋进时光,我们在决战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征程中砥砺前行,在后发赶超中奋力跑出了速度与质量!
展望美好未来,我们在新时代的号角下昂首阔步、再次出发,必将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新作为回答好新时代答卷。(许邵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