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记者从大连市国资委了解到,2107年,大连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国有出资企业资产总额增长3.5%、净资产增长6%、利润总额增长12.1%。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大连国企的“御寒”能力从哪里来?答案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追加研发资金投入,支撑产品结构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提升国企发展质量。
从专利申请数量可以管中窥豹。2017年,大连国企专利申请量达358项,累计授权量达2345项,数量大幅增长。其中,瓦轴集团申请专利80项,同比增长50.9%,高耐磨性调心滚子轴承、低扭矩少油润滑圆锥滚子轴承等发明专利申请量达44项,超过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大化集团公司研究院自主研发出有机无机复混肥、食品级苏打类洗涤剂等新产品,形成5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使这家老牌国企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2017年,以瓦轴集团为代表的8户大型国企的科技研发资金投入达13.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18%。国资系统获得国家级奖励项目5个、省部级奖励项目15个、市级奖励项目13个,制定国家级行业标准5项,获得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3家。
“传统”与“新兴”有效嫁接,为大连工业结构偏“重”、产品偏“低”的结构性矛盾提供了解题新思路,驱动大连国企奔跑在产业结构优化的大道上。
其中,大连冰山集团核心企业大冷股份获得“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称号。大连重工的“国家风电传动及控制工程技术”正式挂牌。大连热电集团设立了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院。同时,大连国企积极与高校、科研院合作,建立科技创新联盟,提高企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大化集团联合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发起组建了“绿色化学与化工协同创新联盟”,着重提升相关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大连重工、大连热电集团等8家企业联合成立了“智慧能源创新联盟”; 大连港集团、大连国资创新园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联合成立了“大连国资系统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联盟”,加快推进出资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努力实现企业相互协同、共享资源。目前,大连国有出资企业有国家级技术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