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考古专家在吉林发现新石器时代“百米大宅”

   2018-02-08 人民网4690
核心提示:考古专家近日公布了吉林长山遗址近两年的发掘成果,在遗址内共发现20余座房址和大量墓葬、灰沟等遗迹,其中一座房址的面积达到近百平方米。专家表示,同时发现如此大量且面积较大的房址,将有助于更好地揭示古代东
原标题:考古专家在吉林发现新石器时代“百米大宅”

考古专家近日公布了吉林长山遗址近两年的发掘成果,在遗址内共发现20余座房址和大量墓葬、灰沟等遗迹,其中一座房址的面积达到近百平方米。专家表示,同时发现如此大量且面积较大的房址,将有助于更好地揭示古代东辽河流域的历史面貌。

长山遗址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小城子镇长山村。据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副教授方启介绍,在2017年秋季进行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在长山遗址共发现23座房址和10座墓葬,还发现了299个灰坑和10条灰沟,遗迹年代主要分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辽金时期。

在编号为F001的新石器时代房址中,考古人员测量该房屋面积达到近百平方米,是所有房址中面积最大、房内遗迹发现最多、堆积中包含物最为丰富的房址。在该房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陶片、动物骨骼、石器、骨器、可复原陶器、玉器以及陶塑人像,房址内还发现了18个灰坑和8个灶等遗迹。

对于这座“家底”如此丰厚的房址,方启表示,面积达到近百平方米的房址在新石器时代并不多见,在同一房址内发现如此丰富的遗物和遗迹,在该地区考古发掘中也实属难得。“从房址的结构、出土的文物等分析,推测这座房址是几代人长期居住并使用的房址。”方启说。

除了“祖传”的“百米大宅”,考古人员还在发掘区域内发现了面积不等的20余座房址,每座房址的推测使用功能也不尽相同。

“在一个遗址内发现20余座房址,这对于东辽河流域考古具有重要意义。”方启说,通过比较房址的形制、房内遗迹及包含物等情况,连同发现的灰坑、灰沟和墓葬等遗迹,有利于了解古代东辽河地区的经济形态、环境演变以及人类生活环境、人地关系演变等内容,为探讨东辽河流域与周邻地区的文化互动关系提供了新的材料。(新华社记者刘硕)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