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江西 » 正文

全球报道:蓝田宋家村新房诞生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10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广场、草坪、花坛、路灯、监控探头、整齐划一的楼房……这不是城里某个小区环境,而是余江县平定乡蓝田宋家村的村容。临近春节,在宋家村,尽管大红灯笼还没有挂起来,但忙碌的装修场景、陆续搬运进村的崭新家具依然

广场、草坪、花坛、路灯、监控探头、整齐划一的楼房……这不是城里某个小区环境,而是余江县平定乡蓝田宋家村的村容。

临近春节,在宋家村,尽管大红灯笼还没有挂起来,但忙碌的装修场景、陆续搬运进村的崭新家具依然营造出喜气洋洋的年味儿。和以往过年不同,今年的宋家村,不少村民都在忙着建新房搬新家。

但在此前的十多年间,这可是村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蓝田村委会主任宋志强告诉记者,以前的宋家村废弃的禽畜舍、猪牛栏、露天厕遍布,空心房危旧房较多,安全隐患大,村里共15户农民无宅基地建房,邻里之间因宅基地产生了很多矛盾纠纷。

改变源自该县成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2015年3月,余江县作为全国15个、江西省唯一一个试点县,率先在全域范围内推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宅改以来,余江县908个自然村的2万多栋空心房、危旧房、违建房被拆除,并退回宅基地。乘着宅改的东风,宋家村全村空出宅基地8700余平方米,释放了村民十年的建房用地,农民建房重回一户一宅的公平起点。

宅基地空出来了,那些此前因为没有宅基地可批而导致长期不能建房的村民们兴奋不已。

2月初,记者在宋家村采访时,恰巧遇到了正在帮儿子忙着装修扫尾的宋建新。谈起眼前这栋建筑面积140多平方米的新房,宋建新瞬间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三代十口人全部住在一栋1994年建成的120平方米的房子里。“确实很不方便,但是没办法啊,村里没有宅基地,我们没地方建房子。”以前有些村民一户多宅,占着多余的宅基地不肯退出来,导致像他这样有建房需求的人只能干着急。但随着宅改的推进,村里空余的宅基地全部退出,废弃的猪牛栏也全部拆除。如今,村里不仅有地建房了,而且还把多余的空地用来建感恩广场、丰碑广场、银锄广场,做了村里的公共绿地。

2016年,宋建新的大儿子宋斌华和其他5户村民一起,如愿申请到了宅基地。如今,崭新的楼房建了起来。今年的春节,这一大家人再也不用挤在一起了。

当然,村里其他老百姓同样也都欢喜不已。原来,余江县结合宅改工作,统筹推进各村“一改促六化”工作,让所有村民都享受到了宅改带来的红利。在蓝田宋家村,由政府出资对所有房屋进行了立面改造。“从这一点来说,不仅仅我们这些建房户住进了新房,全村所有人都住进了新房。”宋建新笑着说。

改造后的宋家村,白墙黛瓦,溪水潺潺,绿影婆娑,灯光明亮。眼下的幸福生活让村民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的确,对宋家村的村民们来说,2018年还有更多的喜事让村民们期盼。宋志强指着村口的巨幅规划图告诉记者,政府正着力挖掘当地血防历史,把宋家村打造成集田园观光、文化教育、乡村休闲于一体的血防文化乡村旅游目的地。(汪 园 记者 钟海华)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