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云南 » 正文

全球报道:云南专家《晚二叠世蛀木甲虫生态学》研究成果入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10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其中,由云南大学深时陆地生态研究所冯卓研究员率领的国际团队发表的《晚二叠世蛀木甲虫生态学》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该团队于2017年
原标题:云南专家《晚二叠世蛀木甲虫生态学》研究成果入选

近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其中,由云南大学深时陆地生态研究所冯卓研究员率领的国际团队发表的《晚二叠世蛀木甲虫生态学》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

该团队于2017年9月15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晚二叠世蛀木甲虫生态学的重要研究成果。由于人们对地质历史时期昆虫生态学的认识十分有限,冯卓等人首次报告了晚二叠世蛀木甲虫在松柏类植物茎干中高度复杂化的蛀孔构造,发现了蛀木甲虫特殊的取食行为和发育过程中显著的食性转变现象。该研究不仅为深入认识化石昆虫生态、植物与昆虫协同演化提供了证据,同时也为探索昆虫的社会化和“农业化”现象的起源提供了线索。

据了解,“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馆、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云南大学等科研团队完成,内容涉及早期生命(后口动物)、古无脊椎动物(腕足类)、古脊椎动物(恐龙类、古鸟类、早期哺乳类)、地质微生物、早期陆生植物、白垩纪琥珀动物、古植物与古生态和古人类等多个学科领域。(记者 陈怡希)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
English  | 简体  | 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