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01股票质押告急 25家有平仓风险523亿市值或被平掉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仅据公开信息,2018年以来,两市共有25家上市公司的33位股东,已经宣告存在股权质押的平仓风险,其中大部分公告发布在2月份,据统计上述质押股份合计达到74.51亿股。(券商中国)
檀评自从2015年以来,股权质押的风险警报几乎每年都会拉响一两次,但大部分只是跌破警戒线、需要股东补充质押物,即便股价跌破平仓线、也只是个例,像今年这种较大面积直接跌破平仓线的现象,还是A股市场第一次出现(毕竟股权质押发展也没多少年)。杠杆永远是市场繁荣的影子,在A股慢牛的同时,杠杆的种子也在A股继续生根发芽。股市相关的杠杆有两种,一种是资金端杠杆,也就是投资者通过场内两融和场外配资加的杠杆,目的是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股票,这种杠杆在股灾时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另一种是资产端杠杆,上市公司通过质押股票、产业基金配资等形式加的杠杆,目的是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实体资产,这种杠杆在这两年并未解除,反而加速扩张。引爆这次大跌的,很有可能就是是资产端去杠杆。
02开年首月罚没近9亿 贷款违规入楼市等乱象面临严管
伴随新一年各地“1号罚单”纷至沓来,监管层针对银行业务乱象的重拳出击正变成常态。同业、理财的违规操作、违规办理票据业务、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楼市等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吃”单的高发“罪状”。(经济参考报)
檀评当前监管部门在严厉查处存量案件的同时,一定要标本兼治,严防“钻空子”增量案件的发生。以上述变相违规为楼市输血为例,它不仅触碰了国家去杠杆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还在于它是一种新乱象的抬头。2017年以来的监管政策对银行业经营起到了很大的规范作用,影子银行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约束,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信用供给总量的收缩,资金价格明显上行。特别是在2018年以来,银行受负债端成本挤压,资产端价格存在跳升迹象。未来监管政策应该统筹把握好力度、强度和节奏,培育以风险定价作为信贷资源的配置安排,更多通过市场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防止因处置风险而产生新的风险。
03中国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9万亿元 创历史记录
中国1月M2货币供应同比增速8.6%超预期。社会融资规模30600亿元,预期31500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29000亿元,预期20500亿元,大幅超过前值5844亿元。
檀评华泰宏观认为:1月份金融信贷数据将会从去年12月份的低数据反弹,主要原因是去年12月份的信贷增速较低是由于银行信贷额度不足造成的,商业银行在去年12月份积压较多的信贷需求,这些需求将会在今年的1月份充分释放。其次,从同比角度看,2017年的1月份信贷新增仅仅有2万亿,主要原因是2017年春节发生在1月,全月工作日较少因此造成了信贷新增不大,2018年1月份同比角度参考2016年1月更加合理(2016年1月份单月信贷新增2.5万亿)。同时金融去杠杆将继续维持高压态势,银行表外融资增速持续低于表内信贷增速也将会是常态,非标转贷将会持续。
04央媒头版评论: 有序去杠杆稳定金融市场预期
《经济参考报》评论称,随着金融去杠杆继续向纵深推进,尤其是涉及企业降杠杆层面,难度和复杂性将会急剧上升,需要注重稳定市场预期,创造有序去杠杆的适宜舆情环境,处理好舆情严格管控和适度公开、市场热点及时回应和保持静默等关系。
檀评上周,A股迎来深度回调, 沪指“黑色一星期”跌幅9.6%,为自2016年1月熔断以来的单周最大跌幅,深成指跌入熊市区间。除了美股暴跌导致的海外资金撤出因素外,去杠杆背景下的股权质押风险也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尽管监管部门一直在呼吁“降杠杆”,但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东仍维系着较高的杠杆比例,随着近日A股大跌,强制平仓风险隐现。涉及企业降杠杆层面,去杠杆的难度和复杂性将会急剧上升:众所周知,这些企业经营天然存在脆弱性,其现金流高度依赖外部融资,且通过复杂的商品服务交易网络,以及关联和担保的链条,已经形成了特定生态圈。而消灭债权债务关系则是对特定经营生态圈的重塑,其影响和冲击都带有传染性特征,客观上需要稳定的金融市场环境,足以抵抗去杠杆措施的冲击。
05流动性风险惊扰蓝筹: 多只信托连环踩雷“强平股”
经过蓝筹股连日暴跌,股权质押、杠杆持股的风险,已经出现从创业板等小盘股向沪市主板蔓延的苗头。截至2月9日,深市的创业板、中小板,已有五家公司股东的股权质押、杠杆持股,出现了被动减持、强平。而近几日沪市蓝筹股猛烈下跌后,原本较为平静的主板市场,类似风险也已显现。根据不完全统计,仅2月8日、9日两天,就有十余家公司股东进行补充质押。(一财网)
檀评被动减持、补充质押的大量出现,让股权质押、杠杆持股的流动性风险陡增。部分上市公司股东不仅已被强制平仓,而且其控股股东的大量股权质押,也已触及仓线。接受这些公司股权质押的机构或产品,同时还持有、受质了其他上市公司股权,或进行杠杆持股。部分杠杆资金持有、受质的主板、创业板多只股票,已经多次大幅下跌。如果机构同时在一个股票受伤,在其他股票也受到伤害,就会产生连锁资金紧张。这一风险若不能妥善化解,将会造成风险从小盘股向主板蔓延。
国际
06这次全球央妈似乎铁了心:别再幻想任何救助了
在上周的全球股市大回调中,央行似乎在哪里都没有现身。从纽约到东京,央行政策的新纪元似乎正在到来。尽管利率上升是这次股市大回调中的重要催化剂,但同以往“一恐慌就放水”的宽松时代不同,央行并未出面安抚市场情绪。各大央行官员的讲话中似乎也显示,今天央行的第一考虑是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在好转,利率是时候该上升了,而廉价资金的好日子也将自此一去不复返。
檀评最近股市下跌是正常化现象,是合理的预警信号,显示股市不能始终维持上涨,下跌背后,是市场预期央行将会更快加息,而这有是有一些充分的理由来支持的。不过,不得不说央行的任务不是满足市场,而是要保证整体经济的稳定,所以如果有必要,利率必须上升,市场也要适应这一点。最麻烦的状况是,投资者未能意识到升息会逐渐成为主流,反而偏信调整已经结束,更为疯狂地承担更多风险来鲁莽地进行投资活动。利率和信贷的不确定性,以及央行在这种市场压力下的态度,依然是影响未来的关键因素。然而,如前所述,今天的央行们似乎铁了心,不会再轻易“心软”出手了。
07全球股市暴跌之际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为何不涨反跌?
上周美股接连遭遇“黑色星期一”和“黑色星期四”,道指均暴跌逾千点。同时,华尔街突如其来的“崩盘”让全球股市遭秧,欧洲和亚洲股市纷纷重挫。然而,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黄金上周却并未受到全球股市大跌的提振,反而周线收低逾1%,且刷新1306.70美元/盎司的逾一个月低位。
檀评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黄金第一次在股市急跌时也走势疲软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金价在股市崩盘期间也曾出现下滑。然而,黄金的避险吸引力相对而言仍表现突出,在经济下滑的后期阶段开始攀升,而其他所有资产仍继续下滑。对于近期的黄金表现,一个可能的原因是ETF投资者可能会通过出售黄金来抵消其在股票市场的损失。例如,黄金本上周下跌,黄金的交易所交易基金遭遇大幅抛售。截至上周四(2月8日),黄金ETF持仓量当周累计减少0.7%至2,239.2吨,为去年7月28日以来最大单周跌幅。另一方面,金价下跌可能是投资者急于套现,以便追加股市的保证金。此外,在全球股市暴跌之后,投资者将现金增加到股票交易中,而黄金作为流动性的代表,面临着抛售压力。此外,美元近两日也展开反弹,因外国投资者买入。
08油价上周创两年来最大周跌幅 但多头依旧乐观
上周油价大跌,随着亚洲股市周一回涨,布油美油在周一也双双涨超1%。CFTC持仓报告显示,WTI原油期货的净多仓仍在上升,看涨情绪不减。
檀评油价上周的下跌有可能受累于股市的波动。全球股市大跌,基金经理有可能不得不将其他部分的资金适当撤出,来弥补整体投资组合的损失。股市波动有可能削弱流动性,如果资金不得不需要撤出,这令油价短期仍有可能继续承压,因股市调整还有可能继续。不过油价的多头力量依旧强劲。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二,对冲基金和大型投机客的WTI原油期货多仓及空仓仓位均有减少,其中空仓减少规模更大,令净多头头寸增加4539手合约至739097手合约,看多原油的意愿仍旧不减。
09全球风向标!英国房价六年来首次下跌
据英国房屋中介机构Acadata周一公开报告显示,一月份英国房价增速整体较上年同期下降0.4%。这是英国房价自2012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下滑。其中伦敦地区以4.3%的跌幅录得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下跌。
檀评英国央行2月9日称,鉴于全球经济增速加快,该央行预计将较去年预期的速度更快地加息。这则声明有可能强化该央行或在几个月内再次加息的预期。同时还将今年英国经济增长预期从去年11月预计的1.5%上调至1.7%,这一预期的上调主要是反映全球经济回暖的大趋势。
英国央行行长Mark Carney在向英国财政大臣Philip Hammond解释该央行决定的信中称,如果未来经济形势大体符合预期,或许有必要较早地收紧货币政策,收紧的幅度也有必要更大,而这对未来的英国房地产无疑是雪上加霜。
10比特币“挖矿”年耗电量已超越伊拉克 逼近新加坡
比特币能源消耗指数显示,目前比特币挖矿的年耗电量预计约为48.37太瓦时,且还在持续稳步增长,要超越排名第52位的繁忙岛国新加坡,不过就是春节后的事情。
檀评摩根士丹利股票分析师Nicholas Ashworth1月10日研报中曾预计,2018年全年比特币乃至其他数字货币的挖矿用电需求最高将达到140太瓦时,比现在的预计耗电量还要再翻上两番,达到全球总用电量的0.6%。这也意味着,未来的十个多月中,平均每个月比特币的预计耗电量将增长逾8太瓦时。要知道中国2018年全年的新增装机量也不过120千兆瓦 (GW),不过1太瓦时的五分之一! 在与其他新兴产业进行横向对比时,结论则更为惊人。大摩此前预计电动车在欧洲的率先普及使用,将在2018年带来1-2万亿瓦时的电力需求,到2025年达到25万亿瓦时,而全球电动车用电需求则将达到125万亿瓦时。
数据和市场
“黑色一星期”后 A股全面大反攻 创业板涨近3.5%
今天沪深两市开盘涨跌互现,随后一路反弹,沪指上涨近1%,创业板则强势上攻,大涨超过3%。钢铁、煤炭、券商等权重板块涨幅相对较小,题材股集体大涨,不过两市成交量明显萎缩。
截止收盘:沪指收报3153.56点,涨0.76%,成交额1710亿。深成指收报10291.88点,涨2.90%,成交额1763亿。创业板收报1648.07点,涨3.49%,成交额535亿。
港股反弹无力,恒指高开低走尾盘跳水收跌0.2%
与A股相比之下,港股市场更为谨慎,恒指全天走势整体震荡上扬,尾盘突然跳水抹去全天涨幅,转而微弱收跌0.16%,成交额1349亿港元,上一个交易日成交额高达2190亿港元。国企指数收跌0.01%。
资金面
央行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吸收现金投放等因素后处于适中水平,2月12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本周无逆回购到期,2月15日有2435亿MLF到期,因遇春节假期,将顺延至节后到期。
央行周五在其官方微博称,近期,除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约4500亿元外,全国性商业银行从1月中旬开始陆续使用期限为30天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RA)。“目前CRA使用已达高峰,累计释放临时流动性近2万亿元,满足了春节前现金投放的需要。”央行称,春节后,CRA到期与现金回笼节奏大体同步,银行体系流动性将保持合理稳定。
截至2月11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6048.3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08.77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4030.9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71.25亿元;两市合计10079.3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80.01亿元,创3个月新低。
商品
周一(2月12日),商品期货市场收盘多数飘绿,工业品低迷,甲醇、动力煤跌超2%,沥青涨近2%,PVC、塑料、玻璃跌超1%;农产品多数飘红,菜粕涨近2%,豆粕、棕榈油、鸡蛋涨超1%。
周一(2月12日),Shibor涨跌不一。隔夜Shibor跌2.3bp报2.5850%,7天Shibor涨0.1bp报2.9180%,14天期Shibor涨1.1bp报3.9190%,1个月Shibor涨0.56bp报4.0750%,3个月Shibor跌0.14bp报4.6960%。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升破2.9% 创四年来新高
周一,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至2.902%,创四年新高,日内上涨7个基点。目前,美国十债收益率已经高于长期趋势线,标普500也在一周多时间里下挫了11%。每次美国十债收益率冲高至长期趋势线,对股市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美国股市都会在美国十债收益率升高至长期趋势线时,遭遇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