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辽宁 » 正文

全球报道:再访东北山村小东沟!大山深处年味儿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15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2月12日,腊月廿七。风中,有了些许春的气息。驱车从丹鹤高速毛甸子出口下来,便一头钻进了大山的怀抱。瑞雪覆盖的长白山余脉,

2月12日,腊月廿七。风中,有了些许春的气息。

驱车从丹鹤高速毛甸子出口下来,便一头钻进了大山的怀抱。瑞雪覆盖的长白山余脉,愈发显得风骨嶙峋;从山上垂下的冰瀑时而可见,犹如给大山佩戴上了枚枚玉坠儿;山间的几许清流,也在冰床上不停地跳跃歌唱。

人民网记者再次探访两年前曾被网民热切关注的辽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毛甸子镇宝石村小东沟,看看距离沈阳近300公里大山里的村民这个大年怎样过。

光·电

P.M.1:20

毛甸子镇宝石村村部

虽然还有三天就过年了,但宝石村村部依旧忙碌。几名安装工人爬上爬下,在村部的屋顶上搭起一个金属框架。

“这是在安装光伏发电设备,政府有补贴还有政策”,宝石村“第一书记”张宝民说,村部将有一个可用来光伏发电的“新屋顶”。13户43名贫困户入股11万元,互助资金拿出35万元,投入使用后,这110块光伏板每年能带来6万元的收入。”

“以前发个电,还要修水库,费工费力的。现在这么简单就能解决发电的问题,而且还能有收入。”78岁的老党员伊绍波看着屋顶的“新玩意”既欢喜又好奇。

这样的产业,不仅能让村里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解决脱贫的问题,还能让他们长期拿到分红,稳固脱贫的成果。

“这是一期项目,已经拿到县发改局的备案证明。”张宝民告诉记者,这个45KW的光伏发电项目今年3月份就能并入电网。25年运行寿命中,大概平均每年能收入5万元左右。目前,二期项目已经筹划好了,等时机合适就马上开工建设。

桥·路

P.M.2:30

去往小东沟的路上

小东沟村,顾名思义,这里水系发达、沟沟汊汊多。村民最早定居是沿河汊安家,但随着发展,出行却成了问题。

2016年记者探访小东沟时,通往沟路的道路被冰雪覆盖,道路坑坑洼洼,冰雪覆盖的路面还是土路;今年记者再来,依旧还是冰雪覆盖,但是路面已经很平整了。毛甸子乡党委副书记张作华说,2017年把路面的基础已经做好,今年要做硬化处理,出行不再是难题。

村民择水而居,这两年许多新建的水泥小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任延生家住在小东沟一组,离村部比较远的组,今年镇里给新修了两座桥,大大方便了出行。

“独木桥没有了,出门再也不担心掉进水里了。”任延生回忆说,以前出门要经过一条小河,大家搭了几条木板当做桥,经常有人走着走着就掉下去。不仅村民出门不方便,春季买种子化肥、秋季卖菜都是个困难事儿,“收菜的价格到我们这儿就会压低一两个档儿”。

“你们去年夏天去的洼子沟村,现在都已经铺上了柏油路,而且还跟其他几个村连起来了。”采访的路上,记者和毛甸子镇党委书记陈红日聊起去年在毛甸子镇采访的情况时,他告诉记者现在的交通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此外,今年开春之后还要继续做路基硬化,而且要把柏油路修到村民家门口。

通了路,还要有网。任延生说,现在通信信号质量差,村民想做点儿电商都做不起来。采访中,记者也体会到通信信号不好带来的不便。进入小东沟,手机的网络和信号逐渐减弱。再往山里里走,手机就显示“无服务”了。

“拿着手机到处找信号”,毛甸子镇党委书记陈红日说,下乡到这里基本就与外面断了联系。响水寺景区就坐落在宝石村,每到秋季的时候,很多沈阳、大连和外省的游客都自驾过来旅游,但通信的问题让游客很不方便。

年·货

P.M.2:50

毛甸子镇宝石村小东沟

沟岔子里的人家,年根底陆续在门前都挂起了大红灯笼,贴上了红纸金字的对子。吉祥喜庆中国红,是三面环山的小东沟浓浓的年味儿,点缀在灰色山峦和白雪皑皑间,黑白灰色系的冬季也不再孤单。

“这几年,乡亲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毛甸子镇党委书记陈红日边比划着边说:“年前的大集上,村民一小车一小车的往回拉鞭炮,城里人都不见得这么舍得花钱。”

印象里,农村的年味儿浓,浓在备年货上。家家户户这几天都应该大包小裹、大车小马地备足了年货。当然,这些年货也都是平常吃不到或不舍得吃的。但在和村民聊天中,这样的年味反而淡了不少,农村的过年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悄然发生了变化。

“备年货?现在没人备了,也用不着备了”。

说话爽朗的赵金娥,是宝石村的种烟大户,家里还养柞蚕。去年,光养蚕就挣了6万多块钱。老乡“揭发”,她说的这个数儿太保守了。

“家里前几天刚杀了一口300多斤的年猪,其他的年货啥也没准备”。赵金娥不备年货,是因为每天都有开着小型箱货的“挑货郎”来村里卖蔬菜和水果,所以家里啥也没准备,都是现吃现买。

“大喇叭一喊,我们就知道卖水果蔬菜肉的来了”。

她家养猪,不为赚钱,而是为自己家里人和亲戚吃得更健康。“家里养的猪吃都是好东西,玉米面、榨油下来的豆饼”,宝石村村支书赵凤丽接过话头儿。

在宝石村,村民已经不像过往再囤积年货,过年的生活跟平时没有什么区别。

“生活消费开支太大了啊”,任延生却语出雷人。

“为啥?因为懂得享受了呗!”任延生呵呵笑着,“穿的要大方漂亮,吃的要绿色健康。还都舍得花钱!”

乡·愁

P.M.4:15

小东沟村民鄂立生家

山脚下,鄂立生一家正在张罗三口人的晚饭,是杀猪菜。夫妇二人执意邀请记者一起吃个家常饭。

“姑娘过几天就回来了,儿子在国外上学,今年春节又回不来了。”鄂立生指着书柜上儿子和女朋友的合影告诉记者,儿子在澳大利亚读博士。平时,鄂立生夫妻俩跟87岁的老母亲在一起生活,小女儿也在外工作。

问起儿子几年没回家过年了,鄂立生和李凤荣夫妻俩连说不想儿子,也记不清他几年春节没回家了。

“墨尔本比咱们早两个小时左右,现在应该不晚。”鄂立生用座机给儿子打了个电话,通了之后就把电话交给了记者。

“你们和俺儿子说”,鄂立生很腼腆。

电话中几句寒暄问候后,其实早已“思儿心切”的李凤荣悄悄躲到厨房抹眼泪,出来后红着的眼圈却还要强说“不想不想”。一旁的鄂立生也红了眼圈儿。

“虽然这几年没怎么回家,但跟家里人聊天还是能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在蒙纳什大学攻读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的小鄂说,今年毕业后还是准备回国工作,觉得国内的发展更好一些。

“国内国外,当大学老师基本没有太大差别。但是要把专业应用到产业,还是祖国的机会更多,学成后还是要搭上祖国发展的快车”。

“这两年没回过家,但是已经听说家乡发生了很多变化。通了路,有了桥,来这儿自驾游的人还很多。我们这儿山好水好生态好,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真心希望家乡的旅游能发展起来。”

每逢佳节倍思亲。已经四年没有回家的小鄂说,在国外,过年也就是包包饺子,华人聚一下。老家的年味儿,还有父亲母亲奶奶,是他最思念的。

听见儿子说话,接过电话的李凤荣又是满面的笑容,或许是在外人面前腼腆,李凤荣跟儿子聊了几句之后匆匆挂掉电话。

“就是着急他的婚事儿,过完年就32岁了,村里比他小的都结婚了,孩子都挺高了。”李凤荣虽然理解儿子想要在工作上做出些成绩,但作为母亲最关心的还是孩子的终身大事。

再访小东沟,这个大山深处的沟岔岔变化良多。路在通往大山,大山里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也在感知着世界。靠山吃山。养蜂、下蚕、种植烟叶,基于生态的传统产业让他们丰衣足食;光伏发电、生态旅游,新兴产业让他们更加向往明天。

红火的灯笼预示来年红红火火,对联的吉祥祝福彰显明年大吉大利……大山里,年味足!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