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小黄芪圆了马掌胜的淘金梦

   2018-02-16 人民网3370
核心提示:大年时节,记者乘车出薛家湾一路向西行驶,沿百里长川北上,一条宽阔的水泥路一直通到了马掌胜家。眼前的变化,让人惊喜。3年前

大年时节,记者乘车出薛家湾一路向西行驶,沿百里长川北上,一条宽阔的水泥路一直通到了马掌胜家。眼前的变化,让人惊喜。3年前的平房已被眼前80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替代,宽敞明亮气派。住宅东侧是400平方米的封闭式仓库,以及玻璃顶采光加工间和半封闭草棚。院子中心空地上,堆着好几垛分拣完的干黄芪,空气中弥漫着药材的香气。

68岁的马掌胜,笑盈盈地迎我们进屋。他告诉记者,自从种植黄芪以来,订单不断,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说着话,老人的眼睛已经笑成了一条缝。

“我从新闻里听了乡村振兴战略,高兴得几天睡不着觉,感觉全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心里思谋着,彻底改变农村的新时代来了,靠奋斗,我们一定会过上幸福生活的!”马掌胜越说越激动。

2013年,马掌胜经多次考察后,开始种植黄芪。没想到,当年试种的60亩黄芪大获成功,并收获20万元。经专家检测黄芪品质上乘,全部被北京药厂高价收购。尝到甜头的马掌胜,开始动员全村村民一起种黄芪。

一业兴百业。短短3年时间,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巴润哈岱村种植黄芪渐成气候。2015年马掌胜组建了源圆农业合作社,他经常往返于北京、赤峰、呼市等地学习种植技术,了解市场行情,为社员提供种苗、农资、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同时开展市场价格营销信息、代购代销等业务。马掌胜拿着一根黄芪对记者说:“这黄芪可是与当归、人参齐名的好中药。一指粗的根茎可以切片,枝枝杈杈的毛芪,可提炼做成药丸。我们这儿种出的黄芪在全国都是一流品质。”

“前些年种玉米,最好年头收入不过2万元。当我看到马掌胜种黄芪发家致富后,也开始尝试,现在光靠种黄芪一项就收入20多万元,收入较过去翻了几番。今年我们兄弟俩种植黄芪的面积,从原来的3亩增加到120亩。相信我们会提前进入小康的!”加入合作社的村民贾金泉说。

巴润哈岱村发展黄芪产业,不仅带动了村民致富,还解决了村里人的就业。在贾金泉兄弟俩百亩黄芪地里打工的郭俊仙便是其中之一。“在这里打零工,1天能挣100块钱。这个产业有前途,我们跟着干也有信心。”郭俊仙说。

陪同记者采访的巴润哈岱村村党支部书记田勋世说:“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原来的土路修成了水泥路。在集体和个人共同筹资下,60万元打了一眼深井,解决了黄芪运输和灌溉问题,村里也是想方设法为产业发展铺路搭桥。”

“巴润哈岱村从2013年开始种植黄芪,通过土地整合、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引导村民发展黄芪种植。现在,黄芪基地已从最初的70亩增加到800亩,预计明年可达到3000亩。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逐步打造黄芪产业链,再结合乡村观光旅游,拓宽乡亲增收致富的渠道。”准格尔旗薛家湾镇镇长郭瑞说。(王玉琢)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