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文化添彩,群众的幸福生活才更“有质量”。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省提出要着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在各地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进程中,不少人的生活发生变化。今天的新春走基层,让我们走进南京市江心洲街道,跟随一位叫吴显丽的社区居民,感受她忙碌又充实的一天。
一大早,江心洲居民吴显丽就收拾好舞蹈服,准备出门了。她今天的第一件事,是要指导社区舞龙队的队员们彩排。
61岁的吴显丽曾是新华船厂的一名电焊工。多年前,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选址在江心洲,岛上居民获得拆迁补偿,从种葡萄的农民转身为“新市民”。然而口袋富了,脑袋怎样也“富起来”,却成了一个难题。为此,街道打算组建十多支文艺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吴显丽作为民间文艺“能人”也被发掘,成为了文艺指导。
有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文艺队,居民的文明素养和精神追求得到提升,麻将桌、游戏机就失去了吸引力。江心洲居民魏女士说,以前在家玩游戏,对眼睛也不是很有利;现在去参加舞龙的活动,整个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
如今,街道将目光瞄准了树立文化惠民特色品牌,与南京艺术学院牵手,由专业老师每周给社区文艺队培训。今年的“江心洲”晚会上,吴显丽带着她的舞龙队与费翔等明星同台献艺,还进行了时髦的网络直播,迅速名声大噪。
在接下来的2018年,南京市江心洲街道还要举办文化展演不少于12场,新组建文艺队伍12支,群众文化艺术普及轮训覆盖面达到60%,并计划用一年的时间打造成为江苏省文化品牌。
【记者手记:让群众成为基层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深深地感受到,群众是基层文化活动的“主角”。在城市与乡村,还有许多像吴显丽这样的民间文艺爱好者,只有以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调动、激发群众内生文化动力,使群众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才能让广大人民共享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把文化的“送”与群众的“需”精准匹配,文化惠民工程才能落到实处。(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秦政 陈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