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文化惠民生 南京退休职工成了社区“大忙人”

   2018-02-18 人民网2190
核心提示:有了文化添彩,群众的幸福生活才更“有质量”。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省提出要着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

有了文化添彩,群众的幸福生活才更“有质量”。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省提出要着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在各地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进程中,不少人的生活发生变化。今天的新春走基层,让我们走进南京市江心洲街道,跟随一位叫吴显丽的社区居民,感受她忙碌又充实的一天。

一大早,江心洲居民吴显丽就收拾好舞蹈服,准备出门了。她今天的第一件事,是要指导社区舞龙队的队员们彩排。

61岁的吴显丽曾是新华船厂的一名电焊工。多年前,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选址在江心洲,岛上居民获得拆迁补偿,从种葡萄的农民转身为“新市民”。然而口袋富了,脑袋怎样也“富起来”,却成了一个难题。为此,街道打算组建十多支文艺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吴显丽作为民间文艺“能人”也被发掘,成为了文艺指导。

有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文艺队,居民的文明素养和精神追求得到提升,麻将桌、游戏机就失去了吸引力。江心洲居民魏女士说,以前在家玩游戏,对眼睛也不是很有利;现在去参加舞龙的活动,整个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

如今,街道将目光瞄准了树立文化惠民特色品牌,与南京艺术学院牵手,由专业老师每周给社区文艺队培训。今年的“江心洲”晚会上,吴显丽带着她的舞龙队与费翔等明星同台献艺,还进行了时髦的网络直播,迅速名声大噪。

61730004e22d772a1da3

在接下来的2018年,南京市江心洲街道还要举办文化展演不少于12场,新组建文艺队伍12支,群众文化艺术普及轮训覆盖面达到60%,并计划用一年的时间打造成为江苏省文化品牌。

66a3000154fc9a677875

【记者手记:让群众成为基层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深深地感受到,群众是基层文化活动的“主角”。在城市与乡村,还有许多像吴显丽这样的民间文艺爱好者,只有以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调动、激发群众内生文化动力,使群众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才能让广大人民共享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把文化的“送”与群众的“需”精准匹配,文化惠民工程才能落到实处。(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秦政 陈振宇)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