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安徽 » 正文

全球报道:【新春走基层】祁门县文堂村:乡约传承好家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19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  “父母生来有此身,一身吃尽二亲亲”“物与同胞本是亲,百年烟火对荆榛”“有好子孙方是福,无多田地不为贫”……2月9日,腊月二十四,是皖南传统“小年”,祁门县闪里镇文堂村永锡堂敞开庄重质朴的大门,聚集

“父母生来有此身,一身吃尽二亲亲”“物与同胞本是亲,百年烟火对荆榛”“有好子孙方是福,无多田地不为贫”……2月9日,腊月二十四,是皖南传统“小年”,祁门县闪里镇文堂村永锡堂敞开庄重质朴的大门,聚集过年归来的乡邻,郑重举办一年一度的祠祭活动。

“集七祠之礼乐衣冠敦宗敬祖,会一族之父兄子弟讲义明伦”,永锡堂门柱上的楹联无声地述说着家族的光荣与历史。一声声唢呐响彻古老的祠堂,一阵阵锣鼓唤醒流传的礼仪,读祭文、讲古辞、奏古乐、高引赞,在家族德高望重的老人的主持下,乡邻重温《文堂乡约家法》。

“文堂自古文人辈出,民风淳厚,明代隆庆年间制定的《文堂乡约家法》更被誉为传统社会陶冶乡风、化民成俗的典型代表。 ”文堂村村民陈小民介绍,2014年,“徽州祠祭”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而他正是非遗传承人。“《文堂乡约家法》虽然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但其中关于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等内容,在当代仍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 ”

《孝敬父母诗》《和睦乡里诗》《教训子孙诗》《毋作非为诗》……在老师带领下,一队穿着古装的小朋友走上祠堂,面向聚拢而来的乡邻背诵一首首阐释《文堂乡约家法》的古诗。这些古诗既浅显易懂又朗朗上口,小朋友摇头晃脑背诵得字正腔圆,引得众乡邻纷纷鼓掌叫好,并拿出手机摄录。 “你看,我孙子和外孙女背得可熟练了! ”村民陈新征骄傲地指着自己的孙辈说,“家风家训教育就要从娃娃抓起! ” “在春节期间,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文堂村在祭奠祖先的同时,加入文化展示、表彰先进等内容,这是一个传播文明理念、教育乡邻的好时机。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当代乡村治理的学者,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研究员康健专程来文堂村观看祠祭活动。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留下无数经典的家风家训,沉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我们应该进一步挖掘乡约家法文化,使之服务当代乡风文明建设。 ”

为了延续《文堂乡约家法》的优良传统,文堂村村委会曾召开户长会,大家共同商量,修订文堂村乡约家法。 “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我们村的乡约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元素,用体现主旋律、充满正能量的文化滋养民心。 ”村民陈普滋老人说。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