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作宾
石璋如
龙美光
提起抗战中的龙头村,不能不说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在昆明的时光。
1938年,史语所与西南联大同期抵达昆明,并于秋季来到龙泉地区的龙头村。著名考古学家石璋如之子石磊这样记述这段光阴:“民国二十八年,抗日战争已经迈入第三个年头。前一年,民国二十七年,日军的飞机开始轰炸昆明市,原来从内地迁到昆明市的政府机关,为了躲避日军的轰炸,位于昆明北郊的龙泉镇就成了再次搬迁的理想地点,许多机关都搬到了龙泉镇。他(指石璋如)所属的史语所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于民国二十七年下半年从昆明迁到这里。到了民国二十九年因为云南又有陷入战争的危险,史语所才奉命离开此地,迁往四川省南溪县的李庄镇。”
石璋如(1902-2004),河南偃师人,甲骨文研究专家,中国现代考古学的主要奠基者,“殷墟十大兄弟”之一。1928年考入河南中山大学(今河南大学前身)文科史学系,1932年毕业后到史语所念研究生,1935毕业后留所工作,历任助理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45年后在台湾大学任教。1978年荣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殷墟建筑遗存》《殷墟墓葬》《骨卜与龟卜探源》《殷代车的研究》等。2004年以102岁高龄病逝,被誉为“考古人瑞”。
史语所迁入昆明不久,石璋如即在龙头街作民间工艺调查时结识了棕皮营村长赵崇义。石璋如到棕皮营响应寺后认为该寺条件较好,便引领李济、董作宾、梁思永等前去考察,经赵村长与镇长商量,史语所遂迁入龙泉镇。在龙头村,除了考古以外,一向对调查民间手工艺有着浓厚兴趣的石璋如受宋应星《天工开物》一书启发,与梁思永共组“天工学社”,对驻地手工业情形展开调查,此项工作得到了李济等史语所同仁的全力支持。
《龙头一年:抗战期间昆明北郊的农村》作为一本纪实性的历史影像文献集,就是这一时期石璋如在龙头村进行社会调查的成果。这本由台湾中研院史语所11年前出版的书收录了351张异常珍贵的龙头村历史遗照。石磊说:“史语所在龙泉地区待了将近两年的时光。在这两种限制与历史因素影响下,父亲共拍摄了四百八十九张照片,记录了与照片相关的事情。在父亲的指导下,把记录不清或者重复的照片删除,剩下的就是现有的照片数目了。”石璋如的这本书是在他病逝后才出版的,书分六大部分:一是“龙头村与龙泉镇”,共37图,介绍龙头村概况和当地居民的照片,内容涉及龙头村南门门楼、龙头村与宝台山、龙头街旧貌和赶街的热闹场景、集市特写、村官、知名人士、叫花子、儿童、龙泉小学毕业照、学生、村民、服饰、少数民族及其风情等等,生动勾勒了龙泉镇的人文风景。
二是“农业”,共94图,记录了龙头村从年底挖河放水、开涵洞,春天打田埂、挖田、输水育秧、插秧、犁田,夏天撒粪、拔秧、祭水田、拔草,一直到秋收冬藏的纸人看谷子、顺谷子、开沟撤水、割谷子、捆谷子、麻谷子、运谷子、拾谷子、堆谷子、掼谷子、舂米、种麦子、收麦子、打麦子淘麦子各项工序,以及按蚕豆、制豆糠、挖洋芋、锄包谷等等。一年四季农业生产中的每一环节,农民是如何劳作,使用什么农具、牲畜,甚而中途的吃午饭,退水后的捡泥鳅,农余的洗水牛都有着细致入微的影像记录。
三是“手工业”,共87图,把龙头村附近手工各业李家窑、华宁窑、呈贡窑、宜良窑的各景及其生产过程、技术水平,甚至经营方式,如挖土、踹泥、取泥、做罐、捏碗、覆碗、擂釉、上釉、修晒、烧制、窑神、烧窑、出窑、轮盘、模型、做瓦、烧石灰、上梁、安龙奠土、木匠石匠竹匠的生活、打铁、做铜、绣花、钉碗、打草鞋、编席子、舂饵公式、作酒、建筑等等,都以影像的方式作了极详细的记录。
四是“岁时祭仪”,共43图,记录了龙泉地区一年四季的祭奠礼仪。如除岁用的物件、过年的大门、过年时街上的赌博、打纸牌、打秋千、唱花灯、七月初八跳神子、神像、祭神、宰鸡、巫师、祭典、唱调子、纸货摊、卖花婆、买松果、卖猪、祭祖、送祖、观望、烧纸、挡路口、水会、烧太平香等等,民间祭祀典仪应有尽有,如实记录了龙泉地区的民俗活动。
五是“生命礼俗”,共27图,记录了龙泉地区一年四季的婚丧嫁娶节日礼仪的风俗民情。如未上轿的新娘、新娘家各种合影、抱新娘上轿、看新娘出阁、娶亲下轿、抬斗头、回门、娘家送满月、出殡、回灵、??圹、作大五七、五煞、送鬼、送疟子病、土主、财神、送子观音、五宪天子等等。以上这些无疑是社会学和民俗学极好的文献材料,其中某些习俗已经绝迹。
最后是“新移民”,共63图,记录了史语所同仁的工作生活场景。其中有响应寺、礼堂、善本书室、善本书库、中文图书室、图书馆长办公处、中文阅览室及书库、西文阅览室及书库、史语所办公室、陶器研究室、铜器研究室、暗房、甲骨整理室、普惠庵、标本室等办公场所的照片,有请工人搬运东西的照片,有史语所同仁吃午饭、傅斯年在校对《明实录》、王文林拓铜器、董作宾摹写甲骨文、李连春在摄影、李景聃抱其幼子、潘实君在画图、魏善臣在剔铜器、胡厚宣抱其子、杨若芝在拓铜器及甲骨、李方桂为父亲过生日、张志道与潘石君的合影、龙头书坞打篮球、郭宝钧等游黑龙潭合影、艺专在龙泉小学演剧、史语所同人家属等内容的照片,同时还再现了李济、丁声树、李方桂、石璋如、胡占魁、吴汝康、王志维(后任胡适纪念馆主任)、傅乐焕(傅斯年之侄)、王崇武(明史学家)、李光涛、汪和宗、颜伯诤、陈??、张琨、高去寻、王振铎、李氏三杰(李光宇、李光谟、李光海)等名流在龙头村的吉光片羽。
由是,《龙头一年:抗战期间昆明北郊的农村》已成为昆明地区文化抗战活动的一个缩影,一部原生原态的纸上纪录片。当然,据此书前言介绍,书中照片的涵盖地区,并不仅限于龙头村一处,还包括了附近及周边的棕皮营、瓦窑村、竹园村、松花坝、盘龙江等昆明北郊龙泉镇一带的其他村落,因这一地区以龙头街最为著名,故以“龙头”概之。该书虽定名为“龙头一年”,但书中的照片并非都拍摄于同一年份,而是1938-1940年间陆续拍摄的,但影像所记录、表现的却只是一年四季的生产和生活情景。编者认为从学术的角度考察,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以一年为单位,周而复始,重复循环。因而此处的“一年”,实际上已远非原来意义上一年的时间单位,而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代称。编者认为,该书不但提供了解1939年前后居住在龙泉地区父老乡亲的一份不可多得的生活影像资料,而且也成了一个说明云南社会特质的注脚。
当年经石璋如引荐,中研院史语所得以迁入龙头村,为这一地区注入了活跃的文化史迹。由于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北平研究院历史研究所、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北大文科研究所等机构也随之迁入龙头村附近,使得龙泉地区很快成为一座极难再造的乡间学术城,昆明也因之成为名播海内外的文化城。如今,虽然时光不再,石璋如的影像记录能在台湾得以完整出版,无疑又为抗战时期云南大后方的文化史、民俗史、社会史研究增添了一抹值得炫耀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