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贵州 » 正文

全球报道:“一亩猕猴桃顶几亩玉米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20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修文县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程中,选定猕猴桃产业,持之以恒,不断探索,把产业越做越大,面积不断扩展,使经济作物替代粮食作物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农民黄庭祥的故事——“一亩猕猴桃顶几亩玉米地”春节前,修文

修文县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程中,选定猕猴桃产业,持之以恒,不断探索,把产业越做越大,面积不断扩展,使经济作物替代粮食作物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农民黄庭祥的故事——

“一亩猕猴桃顶几亩玉米地”

春节前,修文扎佐镇香巴糊村,64岁的黄庭祥冒着严寒,从县城购回钢丝,为去年种植的猕猴桃园立丁字水泥柱,搭钢丝架,以便猕猴桃新枝“舒展拳脚”。

黄庭祥10年前就栽过猕猴桃,因不懂技术,不会管理,种植的猕猴桃几乎就是自生自灭,未有过经济效益。

2012年,经商多年的周珍品回到家乡,承包1000多亩荒山种植猕猴桃,并成立了猕猴桃专业合作社。黄庭祥来到基地打工,学会了剪枝、疏果、授粉等技术,便将家中几亩老品种嫁接成“贵长”猕猴桃。

2016年,嫁接后的猕猴桃开始挂果。黄庭祥加入合作社后,猕猴桃直接卖给公司。去年,1000多斤猕猴桃收入5000多元。“种猕猴桃比种玉米划算”,算清了收入账,黄庭祥将14亩旱地中的10亩改种猕猴桃,自行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

“一斤5元,盛产后产量2000斤左右,亩产值上万元,抵得上好几亩玉米。”黄庭祥严格按标准种植,只施农家肥,每逢县里举办种植技能培训,每次他都督促儿子去“学技术”,回来教他做。黄庭祥琢磨着把剩下的4亩玉米地全改种猕猴桃。

修文县的故事——

“要想快致富,种猕猴桃是条路”

目前全县已有6000余农户种植猕猴桃,面积近17万亩,挂果8万亩,产值约20亿元。种植面积、产量、产值等远超玉米规模。

“要想快致富,种猕猴桃是条路”是修文县流传的口头禅。周珍品没抵住“诱惑”,怀揣着数百万元,投入了猕猴桃产业。2012年先后种植的1000多亩猕猴桃,今年将进入盛产期。

2016年,合作社与修文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签署订单种植协议,合作社严格按公司的标准种植,公司以每斤5元的单价“统购”产品。“有农投公司在前方打造品牌,开拓市场,我们专心搞种植,压力小多了。”周珍品说。

“不到采摘时间,不能卖。”去年9月中旬,几位重庆旅客来到果园,要求购买猕猴桃。距26号的开采日期还有10多天,周珍品坚持不卖。一是经测试,含糖度尚未达标,不能卖;二是果园有360度的摄像头监控,他不敢违规。

2016年,农投公司与300多农户签署订单种植协议,面积5万余亩。去年收果时,经检测,22户因违规使用肥料、农药等投入品,产品被公司拒收。年底公司的种植户大会,通知400余户,来了700多户参加,签约500多农户,面积超8万余亩。

品牌的故事——

“高标准”让修文猕猴桃阔步市场

公司对农户猕猴桃的收购价高于市场价,但对种植户高标准,严要求,“动真格”认果不认人,教会了种植户讲原则、守规矩。对违规的22户,在认错,写保证书后,公司给他们改过机会,再次同他们签约。

去年,全国猕猴桃产量猛增,价格陷入了“周期性下跌”,而农投公司控股的贵州顶好果业有限公司,却突破市场魔咒,新品牌“7不够”完美升级,被称开创了水果市场的“中国品牌时代”。

公司气调库的猕猴桃已销售一空,账上还“倒欠”经销商80多万元订货款。公司总经理董瑜介绍,“7不够”产品虽然单价高一点,但产品安全可靠,品质一流,受到消费者追捧,产量难以满足需求,公司将通过并购、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拓展与种植户合作,带动农民因生产高标准猕猴桃而致富。

据了解,修文从品种选育、种植标准、冷链运输、产品加工、分拣包装、市场营销、科技支撑等多方面入手,日益完善猕猴桃产业。按照该县最新产业结构调整方案,2018至2020年,将继续减少玉米种植,新增以猕猴桃为主的果树种植近4万亩。(罗石香)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