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河下梢弯急滩多,南岸的大石桥市沟沿镇青天村,就有长年荒置的河滩33.3公顷。春寒料峭,青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家辉站在坝上,面向大辽河,描述着两年前全村出力开挖引水工程的场面。他的身后,是在两年时间里从无到有,带来丰厚收益的33个连片的养虾池。
随王家辉走进虾池边的简易板房,床上铺的还是草席,从夏天到初秋,王家辉就住在这里。青天村成立了“集体经济服务社”,购苗、投食、防疫、销售统一组织进行。跟王家辉一样守在虾池边的,总共有6个人,不同的是,其他人按天算工资,王家辉白干。
王家辉挣不着钱,这些虾池却成了村集体经济的“金坑”,2016年创造效益17万元,2017年翻了一倍多。
王家辉2013年上任,深感村集体家底薄,想给村民办点事却没有活钱,千方百计去找“来钱道”。2015年底,他着魔似的在河边的荒滩上转悠好几天,又一一敲开了村干部家的门。几天后,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开发荒滩,村集体搞“南美白对虾”养殖。
这个项目引发上级关注,首批省级集体经济重点扶持村200万元扶持资金到位,省高校服务平台也与之对接。荒滩沸腾了,全村上阵苦干,半年披星戴月,硬是在22公顷荒滩地上开出33个养虾池、1个鱼塘,另外的11.3公顷则成为养蟹稻田。
王家辉和村“两委”班子几年来的作为让村民明白,村干部对村上的事像自家过日子似的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村里的事情办好了,受益的肯定是自己。
过去,在青天村的中央,有个深4米、面积为4000平方米的大坑,坑里是污浊不堪的臭水和几十年堆积下来的垃圾。而今,4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将臭坑取而代之。盖村部、修村路、安路灯、绘制文化墙,在王家辉带领下,青天村百姓心里的一个个“坑”都被填平了。自来水免费、校车免费,80岁以上老人的“过年钱”……青天村村民的幸福生活不断注入新内容。
村里换届,“两委”一票没丢,满票连任。今年50岁的王家辉意气风发,他说:“现在各项惠农支农政策都向基层倾斜,无论教育、医疗、扶贫、产业发展,都是缺人给人、缺钱给钱、缺技术给技术,咱没理由不干出个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