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耀这次带来了日本老兵手绘图
林伯耀与和平大钟
“咣,咣,咣……”每年国家公祭日,南京市各界代表会依次敲响和平大钟,为惨遭侵华日军屠杀的30万亡灵祈祷。2003年,这个高3米,总重6.6吨,由14位旅日爱国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和平大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江东门纪念馆”)集会广场上落成。14位旅日爱国华侨的名字被一一镌刻在和平大钟内壁上,其中一个名字就是林伯耀。
今年79岁的林伯耀,倾尽毕生心血,积极奔走为二战受难同胞伸张正义,在日本捍卫南京大屠杀真相。
年近八旬
仍在收集史实资料
2018年1月31日上午,江东门纪念馆会议室内来了位老朋友。这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人从随手携带的布包里拿出一张手绘图,给纪念馆工作人员看。他就是林伯耀,今年79岁。他手中的这张手绘图,是从一位已故日本老兵家中征集到的。
这位老兵曾在1981年发表的《骑兵第四联队史》中提到,1937年12月15日凌晨两点左右,他在南京挹江门附近一个广场上搭建的临时宿舍休息时看到的场景。当时,他听到有机枪声,跑出去时看到,日本兵站在两边,把中国俘虏排成四纵队夹在中间,机枪在两边不停扫射、屠杀,其间有七八人逃脱。后来,这名老兵把当时的情景绘制出来。
林伯耀此次来南京,特地前往中山码头,看到现场地貌和日本老兵手绘图上画的十分相似,他希望找到那晚的幸存者,印证图的真实性。
虽然来江东门纪念馆很多次,林伯耀还是想多走走看看。经过已故美国作家张纯如的铜像时,他停下脚步,想要记者帮他拍一张合影。林伯耀说:“我们都是在海外的华人华侨,面对遇难同胞,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
在日本出生长大
却未加入日本国籍
早年,林伯耀的父亲为了谋生,从福建老家去往日本。1939年,林伯耀出生在日本京都府乡下,在日本工作生活至今。
中学时,他从书中了解到“花冈事件”,得知中国人奋起抵抗的故事。“我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不是软弱的。”后来,他考入京都大学工学部,组织了一个中国研究会,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就在那时候,我们知道了东京审判,知道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一些事情,知道南京大屠杀惨案……也是从那时开始自学中文。”
年轻时的经历影响了他一生的轨迹。迄今为止,在日本住了近一辈子的林伯耀,依然没有加入日本国籍。这位老者最为人熟知的事迹,是他坚持数十年为二战后期被强掳到日本的华人劳工寻求索赔和道歉作出巨大努力。40年来,林伯耀从未停止过对江东门纪念馆和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关注。
他是最早呼吁建立纪念馆的华侨
1978年,作为旅日华侨青年运动的负责人,林伯耀第一次来到南京,“我希望给30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献花,但当时南京还没有纪念馆,那天晚上,在吃饭席间,我就口头建议南京市政府的有关领导,在南京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985年,得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开放了”消息的他,激动不已。当年,他就组织40多名华侨青年和100多名日本青年到南京参观纪念馆。“我们可能是最早到纪念馆参观的日本团体。尽管当时陈列的只有简单的照片和报道,馆藏文物几乎没有,但大家都很宽慰,终于有这样一个地方。”林伯耀说,那次中国行让日本青年深受影响。“原来他们不知道南京大屠杀。当时在日本出现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言论,说是中国人捏造的。在参观纪念馆前,我先让他们了解这段历史,然后请他们自愿参观纪念馆,有100多人参观。”
2003年,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66周年,林伯耀和旅日华侨林同春等14名爱国侨胞捐资铸造和平大钟,赠予江东门纪念馆。落成仪式上,林伯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捐赠和平大钟是让子孙后代永不忘记国家和民族曾经遭受的屈辱,告诫世人警惕日本一部分人否定南京大屠杀、美化侵略战争或企图发动新的侵略战争的倾向,决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
2006年12月,林伯耀捐赠了一挺当年侵华日军第十八师团用过的机枪。他在日本拆卸后,先后分三次运回来捐赠纪念馆,目前仍在史料陈列厅展出。
征集南京大屠杀史实,曾遭人身攻击
回到日本后,林伯耀继续收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1997年,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60周年之际,旅日华侨和日本青年共同成立了“日本南京大屠杀60周年全国联络会”,大家推选林伯耀、日本女教师松冈环,以及时任日中友好协会青年部负责人由木荣司为共同代表。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把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告诉日本民众。
林伯耀说,他们在日本熊本、广岛、大阪、金泽、东京、名古屋6个城市,开设热线征集南京大屠杀史实,希望曾参与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打电话,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出来。
“结果有一半以上电话是打来骂我们的。”林伯耀说,有日本右翼直接给他打电话,呵斥他:“林伯耀,你搞这么多事情,应该向日本人民谢罪!”他还收到过匿名信,称他为“中国派来日本的反日工作人员”,还有人在游行时直接挂牌子骂他。面对这些人身攻击,林伯耀从来没怕过,也从未屈服退缩过,“为了维护同胞权益,我们旅日华侨要跟日本右翼一直斗下去,我们勇敢了,他们也会害怕!”
江东门纪念馆把他当作“永远的馆员”
40年来,林伯耀来往中国300多次。在江东门纪念馆馆员的印象中,他每次来不是肩背挎包,就是手拽拉杆箱,里面装着笔记本电脑、录像带、印刷资料等。“林伯耀是我们永远的馆员,从建馆到现在,发展的每一步都有他的身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张建军回忆第一次见到林伯耀,那是2016年春天,印象中他是个谦和有礼的老人,但有一颗坚定的爱国心。“他在建馆早期做了不少工作, 我们馆里的不少文物都有他的努力。虽然没有正式的任命,但馆里一直把他当作永远的馆员。
林伯耀却说,“我觉得自己的努力还不够”。每年,他都会邀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研究学者到日本,把苦难的经历和历史的真相告诉日本民众。就在2017年,林伯耀还邀请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孟祥国、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女儿到日本,向日本的年轻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通讯员 俞月花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蔡梦莹/文 蔡梦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