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河北 » 正文

全球报道:河北省保质保量完成"7·19"灾后重建任务纪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28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一处处新修的堤坝守护着沿河村庄,一条条新建的道路平整宽阔,一间间新房里传出人们的欢声笑语……2016年“7·19”特大洪水灾害侵袭过的地方,如今呈现出安居乐业、生机勃勃的美好图景。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
原标题:众志成城 共建美好家园

一处处新修的堤坝守护着沿河村庄,一条条新建的道路平整宽阔,一间间新房里传出人们的欢声笑语……2016年“7·19”特大洪水灾害侵袭过的地方,如今呈现出安居乐业、生机勃勃的美好图景。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石家庄、邢台、邯郸三市及18个重灾县(市、区)勇于担当、履职尽责,廊坊、唐山、沧州三市迅速行动、对口援助,灾后重建各项目标任务2017年底保质保量完成。全省共实施重建项目1652个,完成投资151亿元,其中省以上投资补助重点项目955个、投资86.4亿元。灾区生产生活条件普遍达到或超过了灾前水平,灾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电力通信、桥梁道路、农村住房等各项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7·19”洪灾,在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群众的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迹。

2016年7月19日前后,我省多地突发连续强降雨,引发特大洪涝灾害。据统计,全省152个县(市、区)1044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75亿元。其中,石家庄、邢台、邯郸三市的18个县(市、区)受灾最重。

洪水虽然冲毁了堤坝,冲毁了家园,冲毁了农田,但没有冲垮我省干部群众的坚强意志。省委、省政府把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快速反应、紧急处置,周密部署、科学应对,第一时间成立了“7·19”灾后重建指挥部,第一时间向石邢邯三市派驻工作组。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总书记嘱托,大力弘扬唐山抗震精神,举全省之力打好灾后重建攻坚战,力争用一年左右时间使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2016年8月5日,我省召开“7·19”特大洪水灾害灾后重建工作动员大会,吹响了灾后重建工作的号角。

我省突出2016年9月1日、2016年入冬前、2017年春节前、2017年入汛前和2017年年底5个时间节点,编制了《关于做好“7·19”特大洪水灾害灾后重建总体实施方案》,同步印发教育、住建、农业、水利、卫计、交通等6个部门的子方案。

——民生优先,恢复水电路信。

1897个村临时应急供水措施2016年8月中旬落实到位,175.3万名饮水困难群众在最短时间全部喝上干净水。

电力功能性应急恢复规范性治理2016年9月底完成,因灾受损的10条35千伏线路同年10月18日竣工投运。

断交的5条高速公路、39条普通干线公路、1435个村的农村公路,2016年8月底抢通并具备临时通行能力。

移动、联通、电信、铁塔公司出动抢修人员44933人次,抢修车辆2万辆次,2016年8月3日基本恢复通信服务保障。

——生命无价,建出坚固的房屋。

重建农房。到2017年8月底,石家庄、邢台、邯郸三市的受灾县(市、区)及保定市阜平县,全面完成灾后农房重建任务目标。全省完成灾后农房重建39798户,比预定计划提前完成。

修缮学校。截至2017年11月底,石家庄、邢台、邯郸三市的2184所受灾学校项目全部完工,完成投资5.23亿元。

——夯实根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水利设施。农村饮水、防洪、大中型灌区等6大类250项重建工程,2017年底全部完成计划任务,完成投资17.31亿元。

确保交通畅通。244.7公里普通干线公路、1548.6公里农村公路、1049座农村公路桥梁重建任务,2017年12月中旬完成,完成投资44.5亿元。

——立足长远,恢复完善产业体系。

旅游业方面,截至2017年8月底,受损景区全部完成恢复重建任务,84家景区开放营业,12个在建项目恢复灾前水平。同时,石家庄、邢台、邯郸三市把灾后重建工作与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相结合,提升了重建水平。

农业林业方面,我省迅速调整了农业部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项目实施范围,把6个项目共计300万元资金安排到重灾区。迅速组织全省果树栽培、林业生态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专家,深入受灾最严重的村庄、果园、林场进行技术指导。着眼于提升防灾抗灾能力,在受灾区域及周边地区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

不等不靠重建家园

——灾区党员干部群众振奋精神,用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在武安市西北部的长寿村景区,放眼望去,依山就势的一家家农家乐里,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和五颜六色的彩旗迎风招展。

很难想象,洪水曾把这里7个自然村的上万米道路全部冲毁,淹没了几十家农家乐院子,冲塌了多处房屋。

洪灾过后,长寿村不等不靠,组织村民开展自救重建。重建中,他们把安全设施建设放在首位,并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科学重建。如今,这个景区已由过去的单一山水观光型自然旅游区,改造升级为大型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长寿村的重建工作,只是灾区人民与洪灾抗争的一个缩影。英雄的河北人民,在灾难面前展现出了不等不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

“洪水冲走了我们的家园和村庄,但冲不垮我们的精神和意志。”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灾区党员干部群众拿起铁锹、镐头,凭着不服输的劲头,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

一个个党员冲在最前线,留下了一个个忠诚、奉献、担当的感人身影。

王双廷、王生廷,一对兄弟、两名党员。2016年7月19日,洪水来袭。暴雨之中,兄弟俩分头沿街拍门拍窗,大声呼喊,救出了井陉县小作镇南石门村198名村民。洪水退去,他们又投入到重建工作中。

在王生廷就职的电力系统,成立了一支以他名字命名的共产党员服务队。这支队伍在全县电网重建、机井通电、农网升级改造等各项重点工程建设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出色地完成了一项项艰巨任务。

乡亲们的生产自救事迹,虽算不上惊天动地,但足以温暖人心。

“村帮村、户帮户、轻灾帮重灾,重建美丽家园”,这是涉县建立的灾后重建模式。涉县组织受灾较轻的东巷、又上、上巷等村庄的650多名党员干部、村民组成义务抢险队,到受灾最严重的村庄帮助开展道路抢修、运送物资。

涉县以群众为基础、村为主体、乡为主导、县为支持,创新修路模式,将损毁的路段分包到各个乡镇、村,发动群众施工。面对资金短缺难题,该县一改以往修路靠拨付资金的做法,通过向上争、市场筹、干部助、社会捐、群众投、政府奖,用4亿多元的投资,完成了25亿元的工程量。

……

患难与共,共克时艰。灾区干部群众在灾难中挺立,在废墟上新生。(记者潘文静)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